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1 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开辟的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动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方法、国内外动态、产品信息及广告等。
2 来稿总要求: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表达简练通顺,外文字母符号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3 论文书写格式及次序:(论文的具体格式见我刊网站首页的写作模板)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该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以不设副题为好。
作者署名:每篇论文文题下列: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编.作者与后3项分列2行,注明通讯作者。同篇文章多名作者及系不同单位时。可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论文署名不宜过多。
摘要:说明该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限200~400字。
关键词:按《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请尽可能根据《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条标注。如表中尚无相应的词,可使用当前习用的词。每篇文章标引3~8个关键词。
英文摘要: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单位及邮编。正文(另起行),文前用“Abstract”标示。关键词(另起行),正文必须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用第三人称,不分段。
引言: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目的和意义等,一般限500字以内。
材料和方法:可引用文献。对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说明改进之处,自己创新的方法应加以详述。所用动物、药品、仪器和试剂应说明来源、批号、规格。
结果:对结果的取舍应持科学态度。表和图的设计应准确、规范、合理、清晰、易懂,采用三线表格式。
讨论:着重讨论该研究的新发现及其结论或观点,切忌漫无边际的长篇大论。
参考文献:一般7条以上(综述20条以上),应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论著,勿引用内部资料和二次文献等。文献号次应按文中出现的次序编排,在文中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举例如下:
致谢:仅对有实质性贡献的人致谢,作者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4 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需同时向本杂发送电子版介绍信。请勿一稿两投。要详细注明通讯地址及邮编,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编辑部收到稿件3个月内发送回执。对不采用稿件编辑部将不再退回,但会发送邮件通知作者稿件不被采用。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从微生物指标中看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研究从食品微生物指标人手,对我国肉类食品的微生物指标检测情况及其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力的监管下,肉类产品质量与安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后分析了我国肉类食品行业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后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李志芬;王峰 刊期: 2013- 06
-
六名襄阳地区青年志愿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目的对襄阳地区青年人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湖北襄阳地区6名健康青年人的粪便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rRNA为靶点,对其肠道菌群构成进行研究.结果6名青年人肠道中发现了13个优势核心属,其相对含量累计为70.72%,发现10个相对含量大于1.0%的分类操作单元,累计相对含量为28.43%.结论6名襄阳青年志愿者肠道微生物共有大量的核心菌群.......
作者:郭壮;蔡宏宇;杨成聪;王丹丹;沈馨;张振东 刊期: 2017- 09
-
龈下菌斑涂片两种染色分类方法的比较
目的:用革兰染色和刚果红负染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同一龈下菌斑样本进行分类计数,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样采集40例牙周病患者的80个位点龈下菌斑,同一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和刚果红负染.光学显微镜油镜(15×100)镜检共计数200个细菌,包括5种不同形状细菌.采用SPSS10.0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染色分类方法计数统计结果为螺旋......
作者:陈智滨;康军;于晓潜;孟焕新 刊期: 2004- 02
-
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艰难梭菌感染可引起相关腹泻,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腹泻的程度不同,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可分为轻、中、重和暴发型4型,临床诊断除了血常规外,毒素鉴定与内镜诊断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仍以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可通过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实现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预防.......
作者:谭彬;虞荣斌;安建博;张敬华;韩蓓 刊期: 2013- 08
-
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筛选效果的评价
目的评价ChromID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筛选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371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ESBLs的检测,用ChromID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做筛选试验,同时用纸片确证法做确证试验,采用Kappa检验对两者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371株肠杆菌科细菌ESBLs检测的总Kappa值为0.761.ChromID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
作者:张建伟;上官醉飞;杨雪静 刊期: 2017- 04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制定改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资料1586份.结果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9.28%,医生手监测合格率为86.94%,护士手监测合格率为93.09%;重点病区医护手监测台格率为91.98%,普通病区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87.06%;该院医护手监测合格率为90.64%,进修、实习医护手监测合格率......
作者:程科萍;张徐军;孔庆芳;王少康;孔璐;孙桂菊 刊期: 2012- 08
-
中西医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分散片(ETV)联合冬虫夏草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洞头县人民医院门诊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单药治疗,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冬虫夏草制剂金水宝胶囊治疗,48周为观察终点.结果两组ALT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在治疗过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
作者:陈声荣;吴兹景;张高伟 刊期: 2013- 11
-
益生菌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和MCP-1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益生菌制剂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阳MC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生菌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幼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中毒组(32只)和干预组(32只).中毒组及干预组幼鼠,按1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导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干预组于ANIT灌胃前3d开始......
作者:HUANG Fang;黄志华 刊期: 2008- 01
-
嗜酸乳杆菌耗尽培养上清液对小鼠在体肠管运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14菌株耗尽培养上清液(spentculturesupernatant,SCS)对小鼠在体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SCS、活菌菌液、SCS+活菌菌液25ml/(kg·次)、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mg/(kg·次)和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1h,各组灌胃给予印度墨汁0.2ml/只,20min后处死,测定小肠全长及墨......
作者:罗学娅;于增国;伦永志;高卫;李然;冯思坛;黄剑良;占小江 刊期: 2010- 03
-
双歧杆菌对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对高胆固醇饮食水平异常的动物个体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分为2组,一组饮用双歧杆菌菌液,另一组常规饮水.经28d喂养后,将全部动物处死,并立即取血,取上清液测定血脂及脂蛋白各项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高脂饮食+双歧杆菌组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
作者:孙晶;刘佳明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黄酒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 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 3 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念珠菌定植状况及菌种分布调查
- 4 黄芩等中药(圣母养颜祛斑霜)美容养颜机理初探
- 5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 6 使用不同抑酸剂的医院获得性艰难梭菌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 7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 8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补救治疗的疗效分析
- 9 乙肝病毒DNA(FQ-PCR)测定的临床意义
- 10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学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 11 北衙金矿矿石内部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 12 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 13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BS-5的特性研究
- 14 妊娠中晚期孕妇阴道菌群紊乱的改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 15 血液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疾病类型及耐药谱分析
- 16 微生态制剂益康口服液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7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 18 中药桂皮醛对感染根管消毒作用的研究
- 19 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 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提取蛋白抗小鼠宫颈癌U14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