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介绍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本刊栏目设置
其他、论著、口腔微生态学、临床研究、妇科微生态学、技术与方法、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开辟的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动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方法、国内外动态、产品信息及广告等。

  2 来稿总要求: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表达简练通顺,外文字母符号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3 论文书写格式及次序:(论文的具体格式见我刊网站首页的写作模板)

  文题: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该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以不设副题为好。

  作者署名:每篇论文文题下列: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编.作者与后3项分列2行,注明通讯作者。同篇文章多名作者及系不同单位时。可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论文署名不宜过多。

  摘要:说明该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限200~400字。

  关键词:按《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请尽可能根据《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条标注。如表中尚无相应的词,可使用当前习用的词。每篇文章标引3~8个关键词。

  英文摘要: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单位及邮编。正文(另起行),文前用“Abstract”标示。关键词(另起行),正文必须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用第三人称,不分段。

  引言: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目的和意义等,一般限500字以内。

  材料和方法:可引用文献。对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说明改进之处,自己创新的方法应加以详述。所用动物、药品、仪器和试剂应说明来源、批号、规格。

  结果:对结果的取舍应持科学态度。表和图的设计应准确、规范、合理、清晰、易懂,采用三线表格式。

  讨论:着重讨论该研究的新发现及其结论或观点,切忌漫无边际的长篇大论。

  参考文献:一般7条以上(综述20条以上),应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论著,勿引用内部资料和二次文献等。文献号次应按文中出现的次序编排,在文中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举例如下:

  致谢:仅对有实质性贡献的人致谢,作者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

  4 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来稿需同时向本杂发送电子版介绍信。请勿一稿两投。要详细注明通讯地址及邮编,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编辑部收到稿件3个月内发送回执。对不采用稿件编辑部将不再退回,但会发送邮件通知作者稿件不被采用。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期刊引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往期文章
  • 乳杆菌阴道泡腾片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乳杆菌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在4家医院的妇产科门诊将232例患者分成试验组(n=116)和对照组(n=116).试验组用药为乳杆菌阴道泡腾片、对照组用药为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阴道放置,每晚1片,疗程7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测阴道分泌物pH、做线索细胞和胺试验检查,进行总有效率评定.结果经2种药物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前后自......

    作者:王树海;刘京;王友芳;程丛娟;毕惠;曲陆荣;苏炳华 刊期: 2007- 01

  • 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与单用氟喹诺酮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有89例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56例接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大环内酯类,33例单用氟喹诺酮类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合并症,入院前抗生素治疗,影响体温药物的应用,体征......

    作者:曹婕;陈君君;周华;沈毅弘;周建英 刊期: 2012- 10

  • 温州地区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情况及其疫苗不良反应的调查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居民对甲型Hl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认知情况及其疫苗的不良反应,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2010年3月4月温州地区居民888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对甲流及其疫苗的认知程度平均得分为15.69分,处于中低水平,各年龄段、各职业人群在认知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走访的113名70岁以上的......

    作者:周莲莲;严洪露;陈鹏程;陈孟权;李佩珍;李东 刊期: 2011- 12

  • 大肠埃希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计算主要抗菌药物每百床日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哌酮和头孢克罗的用量呈负相关,与头孢他啶的用量呈正相关;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用量呈负相关;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用量呈正相关,与季度呈......

    作者:石娜;徐卫;舒雪芹;薛利霞;周铁丽;廖洪菊;张群瑜 刊期: 2006- 03

  • 应用RAPD技术鉴别微生态菌种

    目的:建立应用RAPD技术鉴别微生态菌种的方法,提高菌种鉴别水平.方法: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方法,选用5条随机引物,利用PCR方法,对3株长双歧杆菌,3株嗜酸乳杆菌,3株粪肠球菌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菌株扩增的DNA片段的大小、数量是有差异的.结论:此方法具有可重复性,方便、快速和准确的优势,可用于微生态制剂生产用菌株的鉴别.......

    作者:幺山山;袁佩娜 刊期: 2002- 06

  •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咽部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滨海地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住院儿科1022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及鉴定.采用法国ATB自动细菌鉴定仪及MIC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结果检出病原菌296株,其中金黄色葡......

    作者:王跃辉 刊期: 2013- 10

  • 母乳糖复合物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不仅维持婴儿的发育,也促进有益的肠道微生物增殖.母乳中的糖复合物,包括游离的低聚糖、糖蛋白和糖脂,因在肠道健康和菌群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这些糖类物质不仅能预防传染病,也可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是不成熟的,复杂的母乳成分确保了肠道微环境成熟.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在出生后会发生连续变化.出生后的细菌定植是肠道发育和免疫......

    作者:李诗元;周娇锐;刘曼;胡雨奇;许尧;张利龙;袁杰利;李明 刊期: 2018- 05

  • 肝复康对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NF-κB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kappaB,NF-κB适通路在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复康调节中的变化,探究肝复康对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NF-κB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乙醛刺激组及肝复康治疗组.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在蛋白水平检测肝星状细胞中各组TNF-α的表达,逆转录-......

    作者:贾玉杰;赵芳;张彩华;姜妙娜;李骢 刊期: 2015- 07

  • 新疆维、哈两民族粪样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的水平,分析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和粪便样本,采用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奇异菌簇和产气柯林斯菌属的水平;运用Pearson分析目标菌属水平与4组人群的空腹血糖(FBG)、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

    作者:熊健会;李琳琳;毛新民;赵海霞;张瑞;胡珊珊;焦宜;王烨 刊期: 2015- 06

  • 慢性盆腔炎常见证型宫颈分泌物菌群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住院慢性盆腔炎患者,湿热证组29例和气滞血瘀证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的检测,并与24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果慢性盆腔炎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的衣原体感染率、细菌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分级高于正常人组.优势菌群,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多,占45%,其次为......

    作者:缪江霞;邓高丕;罗颂平;廖慧慧;叶敦敏 刊期: 2007-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