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霉菌性肠炎治疗的探讨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消化道真菌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尤以院内感染为主.治疗上是否运用抗真菌药值得商榷.笔者在2003~2004年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霉菌性肠炎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菊兰;朱戎 刊期: 2005- 02

  • 院内150例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院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真菌,用TABExpression鉴定仪鉴定,E-test抗真菌药敏试纸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0株真菌共有14个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5.3%.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院内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产生一定的耐药株.......

    作者:许晓文 刊期: 2005- 02

  • 温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副伤寒的耐药情况,指导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收治的145例副伤寒病例的细菌耐药情况.采用VETI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药敏结果显示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69.7%,对培氟沙星耐药率达65.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64.8%,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0.7%,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都<5......

    作者:张慧芳;朱碧红;李庆兴;李骥 刊期: 2005- 02

  • 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相关因素.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和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每例生后5~7d,均采集新鲜大便做双歧杆菌定量培养,并做10个相关因素的准确登记.结果母亲分娩方式、临产期及产后是否使用抗生素、母亲妊娠期饮食习惯以及新生儿黄疸期长短与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有相关性(P均<0.01).结论提倡阴道分娩、临产期及产后不用抗生素、妊娠期多食发酵制品和素......

    作者:刘泉波;刘作义 刊期: 2005- 02

  • 大连地区微小膜壳绦虫1例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微小膜壳绦虫感染人体所致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阐明微小膜壳绦虫病发病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地区1例微小膜壳绦虫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合文献报道对其流行病学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该例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体检检查从粪便标本中检获到虫卵,病原学鉴定诊断为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结论人体感染少数微小膜壳绦虫时,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感染严重时,尤其在儿童可表现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症状.注意饮食卫生......

    作者:郑莉莉;崔昱;戴晓冬;秦元华;王智勇;陈凤义;陈红 刊期: 2005- 02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与其耐药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其耐药特征,以提高临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防治水平.方法对6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用K-B法测其耐药情况.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9.52%,居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动杆菌之后,列第3位.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广泛耐药,敏感率>50%者仅有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感染者中,有85.3%患者有基础病......

    作者:全博;张海燕;蔡中祥 刊期: 2005- 02

  • 10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群分布与变迁

    目的了解玉溪市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群变迁.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从血液、尿液和口痰标本中分离的9707株感染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上升,条件致病菌检出机会增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群细菌已成为同属感染菌中的优势菌.结论菌群变迁符合现代感染的基本特点;这种变迁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更为不利.......

    作者:孔繁林;储从家;罗次节;管新龙 刊期: 2005- 02

  • 164株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3年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64株阴沟肠杆菌,其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阴沟肠杆菌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呈多重耐药性,亚胺培南仍为治疗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用药.......

    作者:崔颖鹏;黄汉;叶曼曼;陈求刚;陈冬梅;陈菊香;姜傥 刊期: 2005- 02

  • 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称取1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治疗前后新鲜粪便1.0g,对肠道菌群中有代表性的3种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和4种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菌落计数,同时计算B/E值来代表定植抗力.结果抗Hp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E值明显下降(P<0.01)......

    作者:楼金玕;陈洁 刊期: 2005- 02

  • 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与临床研究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1970~2004年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确诊真菌性败血症住院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绝大多数为医院内感染;42例中共获得血培养真菌菌株45株,其中念珠菌是主要病原菌,占84.4%.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严重基础疾病,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介入诊治,导管留置,气管插管、切开及呼吸机的应用等;病死率高达64.3%,......

    作者:王邦松;李庆兴;董培红;张慧芳;潘发愤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