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8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86.25%)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这些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其中多发性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了解脑梗死的病情、评价预后,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均有实用价值.......
作者:韩冰;杨丽 刊期: 2006- 05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8例临床研究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简称SBP),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文献回顾发现19%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SBP,其死亡率达36%~70%,除非早期诊治,即使治愈的SBP中69%的患者在一年内复发[1].部分患者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造成临床医师误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更好地掌握SBP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本文对新昌县人民医院1992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作者:陈永明;吕慧萍;何立东;吕焕昌 刊期: 2006- 05
-
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住院病例中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536例,占检出病原菌的8.37%.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39.37%;毛霉菌与曲霉菌的感染次之,分别达到16.79%和13.62%.呼吸内科、老年内科和ICU病房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
作者:童德军;曹伟 刊期: 2006- 05
-
肠杆菌诱导型AmpC酶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其中阴沟肠杆菌58株(67.4%),产气肠杆菌18株(52.9%),沙雷菌属共8株(40%),费劳地枸椽酸杆菌6株(42.8%),聚团肠杆菌......
作者:沈定树;周雪艳;袁远;徐玖飞;陈慧红;夏东;齐娟飞;陈东 刊期: 2006- 05
-
脑膜败血黄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膜败血黄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脑膜败血黄杆菌医院感染共47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脑膜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8.7%、10.8%、10.9%.结论脑膜败血黄杆菌是一种高度耐药......
作者:徐卫;石娜;薛利霞;舒雪芹;廖洪菊;周铁丽;陈永平;金嵘 刊期: 2006- 05
-
微生态制剂(贝飞达)治疗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长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治疗25例IBS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组2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IBS特征性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各种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飞达的短期疗法有望成为IBS治疗中的一个颇有前途的手段.......
作者:王岚;张丹 刊期: 2006- 05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谱与药敏谱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菌种构成与耐药性.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阳性菌药敏复合板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nitrocefin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表皮葡萄球菌与溶血葡萄球菌共占CNS的70.4%;甲氧西林耐药株(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株(MSCNS)各占77.8%、22.2%;药敏试验结果提示MRCN......
作者:张永标;梁彩倩;张扣兴;赵锋;席云;文博 刊期: 2006- 05
-
美罗培南对1139株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美罗培南提供正确依据.方法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的临床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杆菌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中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及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进行ESBLs、AmpC和金属酶的检测.结果共检出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1139株,其中肠杆菌科559株(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86......
作者:黄志刚;张金;黄琛 刊期: 2006- 05
-
ICU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5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5.92%,热带念珠菌占21.71%.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常见,占50.66%,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29.61%.结论ICU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和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
作者:冯霞飞;叶进燕;周小洁;林锡芳;潘景业 刊期: 2006- 05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产生β-内酰胺酶情况及其药敏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感染有关的病原学资料.结果共811例住院患者,有71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75%;60岁以上老年人51例,占71.8%;基础疾病以脑梗塞为主,有40例(占56.3%).主要引起肺部感染(49例,69.0%)和尿路感染(20例,28.2......
作者:冯志山;侯天文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及HBV-DNA检测的关系
- 2 益生菌减少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感染的Meta分析
- 3 血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
- 4 胃息肉患者胃液菌群结构分析
- 5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6 从粪便样品中检测动物冠状病毒的分子技术研究
- 7 宫内节育器与细菌及其L型相关性的研究
- 8 类球红细菌的免疫活性评价
- 9 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
- 10 金双歧片治疗小儿便秘32例临床疗效观察
- 11 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CCL187细胞DAG的调控
- 12 4375例高考学生HBsAg检测的调查分析
- 13 辽宁省耐药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研究
- 14 变链素活性与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 15 Ⅰ、Ⅱ型糖尿病和透析患者的肠道内环境与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 16 纳米Ag-TiO2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抗菌机制的研究
- 17 山苍子叶内生真菌的纯化与鉴定
- 18 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测在儿童结核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 19 Fucoidan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
- 20 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道细菌培养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