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第5期文章
  • 假单胞菌属引起医院感染33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调查1994年7月~1998年6月4年间发生的假单胞菌医院感染332例,分析原发病、诱发因素、临床特点、血白细胞、病原菌分布及K-B法药敏情况.结果血液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外伤患者易引起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易患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原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胞他啶、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较好......

    作者:盛吉芳;丁莹;赖燕菲;吴瑶 刊期: 2000- 05

  • 联合应用回春生、促菌生治疗小儿迁延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回春生、促菌生口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患迁延性肠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回春生及促菌生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回春生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8.97%,X2=5.49,P<0.05,二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回春生、促菌生治疗小儿迁延性肠炎疗效优......

    作者:李凌媛;殷铮 刊期: 2000- 05

  • 乳酸菌素治疗HBV感染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乳酸菌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用鲎试验(LLT)检测.结果检测117例临床各类型慢性肝病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阳性率,结果为40%~80%,以重症肝炎高.内毒素与肿瘤坏死因子互为因果对肝病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检测结果显示慢性肝病LLT阳性病人TNF-a较LLT阴性及正常人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

    作者:林敏西;谢建萍;刘安国;范学工;郭思健 刊期: 2000- 05

  • BV检测在胎膜早破发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BV在胎膜早破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孕28-36周门诊健康孕妇定期采用试纸法检测BV,按终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分成PR组(14例),正常妊娠组(84例).结果PR组检测BV(+)为13例,正常组为10例,PR组BV(+)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在妊娠晚期,孕妇的BV与胎膜早破有相关性.提示孕晚期出现BV(+),则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导致PR.......

    作者:邓燕杰;李玲;刘玉兰 刊期: 2000- 05

  • 地乳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长期不适当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抑制原因菌的数量,调整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有效方法.96年以来,我们采用地乳生态制剂治疗来院就诊的腹泻患儿9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志术;杜松奎;李新甫;曲利霞 刊期: 2000- 05

  • 双歧杆菌QJ405、乳杆菌QJ405在试管内对肠道致病菌抑杀效果的初步报告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QJ405和乳杆菌QJ405在试管内对肠道致病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方法抑菌实验:实验组,双歧杆菌QJ405和乳杆菌QJ405分别与各致病菌共同培养;对照组,实验组中的细菌各自单独培养.然后观察一定间隔时间(每2h或4h)细菌的数量变化,并绘制生长曲线.杀菌实验:将2种菌的培养上清液定量滴在已均匀涂布定量致病菌的平板表面,然后观察滴过上清液的区域内是否有细菌生长.结果:4种肠道致病菌和......

    作者:梁冰;吴力克;姜峰;付海波;熊德鑫;修淑丽 刊期: 2000- 05

  • 体外乳酸菌素促双歧杆菌生长实验初步观察

    目的在体外观察乳酸菌素是否有促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方法将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按三角形对等距离分别滴种在接种了双歧杆菌(106CF/ml)的BHI培养基上,然后置35℃厌氧箱培养2d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素液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能力不同.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促双歧杆菌生长的阳性率(%)分别为:96.......

    作者:郭思建;戴建红;林敏西;范学工 刊期: 2000- 05

  • 凝结芽胞杆菌对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根据血脂检查法,探讨TQ33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降低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可能性.方法利用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3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成三个剂量组分别灌服TQ33混悬液4周,与对照组比较CH和TG水平.结果给高血脂症大鼠TQ334周后,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血清中CH及TG均显著降低;并均使高血脂症大鼠血清中HDL-C显著升高.结论大剂量T......

    作者:房志仲;李璐;杨金荣;朱学慧 刊期: 2000- 05

  •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

    从动物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得到产酸快、代谢物抑菌活性强的乳酸菌菌株共6株.其中O-2菌株的产酸、抑菌、耐酸、耐胆盐和生长性能都优于其他菌株,是一株有潜质的有益菌菌株,经鉴定表明为乳杆菌.不同的营养配比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表明,R2培养基配料简单,成本低,发酵24h产生的菌体总数多,48h培养液的抑菌活性强,且其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作者:方祥;胡文锋;张辉华;曹永长;毕英佐 刊期: 2000- 05

  • 乳酸菌微囊化工艺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微囊化工艺进行摸索.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结果以C胶(13.3ml)+B胶(20g)微囊化对乳酸菌的保护效果较好,菌体存活率达34.6%,而C胶(75ml)+A胶(50g)微囊化对乳酸菌的保护效果佳,菌体存活率达78%,冷冻干燥工艺结合微囊化技术,可获得较高存活率的乳酸菌活性.结论微囊化技术可提高菌体的抗热性.......

    作者:魏华;李雁群;傅金衡;舒青龙;罗宇春 刊期: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