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第4期文章
  • 联合应用生态制剂治疗老年肺部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念珠菌肺部感染多因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和基础病所致,治疗十分棘手,为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我们收集了近4年来入院后病程迁延不愈,咳嗽不止并经痰培养(3次以上)证实为念珠菌感染的老年(≥60岁)病例17例,就其临床特征、病原学、治疗等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陈宗淦;郭宾;杨宝仙 刊期: 2000- 04

  • 引起腹泻念珠菌耐药状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或某些病理因素的影响,如大肠癌、胃癌等引起全身或局部消化道免疫功能低下致胃肠道微生态失调,引起急慢性腹泻的病人越来越多,尤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念珠菌引起的腹泻为多见,由于抗真菌药物选择的范围不广,耐药现象也日趋普遍.我们对518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128株念珠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其中白色念珠菌102株,占79.8%;热带念珠菌18株,占14.1%;其它念珠......

    作者:王明丽;潘亚萍 刊期: 2000- 04

  • 金双歧治疗婴儿肺炎继发性腹泻40例临床报告

    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是指在婴幼儿气管炎、肺炎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继发于原发病而发生的非感染性腹泻,原因与抗生素的应用直接刺激肠道引起肠蠕动增快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为此,我科用金双歧(即双歧三联活菌片)活疗40例,用乳酶生+654-2作为对照治疗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霞;王庆九;周霞;刘建军;张卫星;赵玉梅;杨红梅 刊期: 2000- 04

  • 临床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1998年1月~1999年12月临床感染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种类,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结果1182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604株(51.1%),革兰氏阴性杆菌578株(48.9%).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去甲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抗菌作用较强;多粘菌......

    作者:邢志广;马茹;沈琪琳;桂红;何闻 刊期: 2000- 04

  •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目的了解本院近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双纸片法筛选,然后用头孢噻肟/棒酸,头孢他啶/棒酸进行确证.结果17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46株是ESBL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13株,阴沟肠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枸橼酸杆菌1株.本院ESBL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多见,各占该种菌中的33%、42%.ESBL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

    作者:陈冬梅;陈求刚;禢建美;廖康;罗兰;曾燕 刊期: 2000- 04

  • 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患者肠道膜菌群的分析

    机体各系统微生态的失衡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它的变化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相关性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与阴道内乳杆菌的明显减少密切相关[1].胃腔内菌群失调也参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胃癌的发生与发展[2].目前对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32例大肠癌及54例大肠息肉患者肠道膜菌群的变化,旨在探讨肠道膜菌群与大肠癌和大肠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简燕婷;王立生;孙勇;潘令嘉;周殿元 刊期: 2000- 04

  • 湖北地区伤寒沙门菌耐药性检测

    目的报道1999年湖北地区15所医院分离的80株伤寒沙门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并与1996年资料比较.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氨苄西林(P<0.05)、哌拉西林(P<0.01)、头孢噻肟(P<0.01)敏感性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常用于治疗伤寒的氨苄西林、氯霉素、环丙沙星对伤寒沙门菌仍保持高敏感性,分别为89.5%、96%95.7%.结论1999......

    作者:肖先桃;孙自镛 刊期: 2000- 04

  • 沿海地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市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52例STD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结果3种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25.92%,其中NG13.70%、CT31.34%、UU32.71%,混合感染率以CT高(82.81%),UU次之(75.78%),NG为49.22%.非淋病性尿道炎(NGU)、淋病性尿道......

    作者:杜国有 刊期: 2000- 04

  • 13年败血症的致病菌变迁和耐药谱研究

    目的阐明败血症多重耐药菌分布.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13年住院的1705例经血培养阳性证实的败血症进行致病菌分布与年代比较、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现以金葡菌为主的G+菌占49.55%、大肠杆菌为主的G菌占49.06%、L型菌0.93%、真菌0.44%,复数菌4.51%.葡萄球菌725(40.00%)占首位,有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嗜麦芽黄单胞菌等崛起并增多;大肠杆菌、铜绿假......

    作者:余鑫之;徐元宏;李家斌;江晓平;黄家麟 刊期: 2000- 04

  • 双歧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方法对17株5种型来自微生态制剂的双歧杆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和质粒检测,利用溴化乙锭消除其质粒;比较质粒消除前后耐药性的改变.结果17株双歧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呈强抗性;除1株短型双歧杆菌B157存有2.7Kb和5.6Kb两种质粒外,其余菌株均未测出质粒,消除后质粒的B157株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未改变.结论此17株双歧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无直接相关性......

    作者:李健;袁佩那 刊期: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