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2002年至2007年太原地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近6年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细菌性腹泻病,便培养已分离到病原菌1080例作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埃希菌属486株(45%),居于首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酵母样真菌、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各年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检出菌,志贺菌逐年减少.年龄分布中,婴儿的构成比高(44.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沙......

    作者:原慧云;张镁硒;马荣伟 刊期: 2008- 06

  • 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及TSGF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SGF的含量.结果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含量(71.37±11.24u/r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SGF的含量(59.75±4.45μ/ml)(P<0.01),阳性检出率达79.80%.另外,在60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18例有效者化疗后血清......

    作者:赵金波;秦成;来鹏;周金平 刊期: 2008- 06

  •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相关性.方法通过胃镜和相关辅助检查,对24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病人胃内幽门螺杆菌进行动态观察.结果24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病人中,18例出现H.pylori感染(75%);治疗后H.pylori感染例数减少(6/24,25%);1年后H.pylori病人感染又增加(11/24,46%).结论抗H.pylori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常规治疗方法有效,但......

    作者:陈骏;刘巍;张阳 刊期: 2008- 06

  • 临时多性伴接触者病原体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临时多性伴接触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的临时多性伴接触者进行病原体检测并分析病种特点.结果临时多性伴接触者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65.3%,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1.4%,病原体以解脲脲原体为高,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低;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及梅毒为主.结论临时多性伴接触者容易感染病原体,混合性感染增多,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

    作者:张玉萍;徐文阁 刊期: 2008- 06

  • 酪酸梭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宝乐安(酪酸梭菌CGMCC0313.1散剂)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方法将胎龄在28~35周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出生后即喂服宝乐安,500mg/次,2次/d:对照组仅予原发病治疗.全部早产儿观察NEC的发病率及轻重程度、病程时间、NEC并发肺部感染及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予大便培养进行病原菌的检测.结果预防组的早产儿在NEC的......

    作者:韩炳超;李宗芳;范秀芳;崔云龙 刊期: 2008- 06

  • 肠道益生菌复合制剂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复合制剂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将181例ICU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90例),对照组(91例),预防组在对照组广谱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酸杆菌复合制剂.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抗生索相关性腹泻情况.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预防组出现8/90例(8.89%),对照组出现23/91例(25.2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率绝对值下降16.38......

    作者:严洁;许红阳;杨挺;梁锋鸣;周维桂;严正 刊期: 2008- 06

  • ISEcp1B介导铜绿假单胞菌CTX-M型ESBLs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铜绿假单胞菌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Kit-by-Bauer(K-B)药敏法分析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SBLs、ISEcp1B插入序列及Ⅰ类整合子;用套式PCR在Ⅰ类整合子寻找β-内酰胺酶基因盒.结果2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下列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头孢噻肟(69.23%)、哌拉西林(65.38%)......

    作者:易建云;江洁华;廖伟娇;陈涛;苏秀馨;李翊泉;徐韫健 刊期: 2008- 06

  • 静电喷雾法制备乳酸菌微胶囊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解决乳酸菌产品活菌数的不稳定性,对乳酸菌进行微胶囊化包埋.方法用海藻酸钠和明胶的混合体系作为壁材,对乳酸菌进行静电喷雾包埋处理,并让微胶囊化乳酸菌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实验.结果混合体系的壁材与乳酸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优选得出当芯壁材为1:2时包埋率高(96.3%),微胶囊化乳酸菌在经人工胃液处理2h后,活菌数比未经微胶囊化的对照组高出2个数量级,且在经人工肠液处理40m......

    作者:冯琼;李保国;张灼阳;刘畅;郭晓奎 刊期: 2008- 06

  • 人RHD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目的克隆人RHD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RhD阳性志愿者骨髓为材料,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设计、合成人RHD基因扩增引物,RT-PCR方法扩增RHD基因片段;T/A克隆后将其亚克隆人pET28a(+)载体中,经酶切、PCR和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骨髓总RNA被成功提取;RT-PCR成功扩增出RHD基因片段,其大小与预期约509bp基本一致;T/A克隆后再将其亚克隆,通过酶切和P......

    作者:卞茂红;张循善;程越;许伟;杨鹏;刘淑均;钟涛 刊期: 2008- 06

  • 嗜酸乳杆菌SR-1产类细菌素发酵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嗜酸乳杆菌SR-1分泌类细菌素的适培养条件,即葡萄搪2%,大豆蛋白胨2.5%,酵母粉0.4%,血浆蛋白2.5%.并首次利用流加培养的方式,改进了类细菌素产生菌的发酵条件,抑菌直径从19mm提高到25mm,同时对类细菌素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产生的类细菌素对多种蛋白酶不敏感,在低pH下能抑制革兰阴性、阳性的致病菌,在pH6.5下吸附菌体作用强.......

    作者:单春乔;刘秋晨;张翔;吴磊;江国托;庄国宏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