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酪酸梭菌与双歧杆菌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生物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某些肠道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将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单株菌及两株菌混合后分别与几株肠道致病菌混合接种于GAM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肠道致病菌的菌数.结果:经混合培养后肠道致病菌的菌数明显下降.结论:酪酸梭菌LCL166株和婴儿型双歧杆菌LCL172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几株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作者:张雪平;陆俭;傅思武;肖在滢;罗武英;孟筱琦 刊期: 2001- 05

  • 凝结芽胞杆菌对大鼠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凝结芽胞杆菌(简称TQ33)对糖尿病大鼠病理模型的降血糖作用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以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大鼠病理模型后,灌服TQ33口服液,以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糖含量.结果:TQ33对正常大鼠的空腹血糖基本无影响,对糖耐量的Cmax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促进血糖水平迅速恢复;TQ33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对糖耐量的Cmax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使糖耐量减低现象好转.结论:TQ3......

    作者:房志仲;杨金荣;李璐;朱学慧;严海泓 刊期: 2001- 05

  • 白色念珠菌粘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配体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配体.方法:采用体外法测定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的粘附数量.结果:D-甘露糖预作用于上皮细胞之后,可以使白色念珠菌粘附下降,刀豆素A及绿慕安预作用于白色念珠菌,可以减少白色念珠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结论:白色念珠菌粘附感染与其表面甘露糖结构有关.......

    作者:刘为国;伦永志;黄敏;徐曼丽 刊期: 2001- 05

  • 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差异性比较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人肺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差异性.方法:将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与人肺上皮细胞共同作用,经革兰染色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数.结果:念珠菌粘附的肺上皮细胞与浓度和时间有依赖关系.菌液浓度在5×103CFU/ml至5×107CFU/ml范围内,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随念珠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白色念珠菌对肺上皮细胞的粘附数比......

    作者:周东耀;庞春梅;田明照;吕苏成 刊期: 2001- 05

  • 妈咪爱对实验性黄疸家兔肠道菌群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妈咪爱制剂对实验性黄疸家兔肠道菌群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淤胆型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家兔淤胆型肝炎模型,测定不同肠段肠道菌群数量、血清和胆汁中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的变化,所得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模型建立后,肠道菌群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制剂组菌群改变较轻;血清ALT、TB、DB、γ-GT值24h后高,48h达高峰;制剂组胆汁引流量较中毒组多.结论:妈......

    作者:杜淑旭;黄志华 刊期: 2001- 05

  • 天然药物对血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天然药物对血链球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为今后筛选出能有效调理口腔菌群生态平衡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选用变形链球菌SB179作为实验菌株.测定川芎、血藤、五倍子等11种天然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再以低于MIC的4个浓度配制含药的TPY液体培养基,调定其初始pH为7.4,接种血链球菌,厌氧培养后测定其终末pH.结果:当药物浓度低于或等于8.000mg/m1时,各天然药物对血链球菌的生......

    作者:肖悦;刘天佳;黄正蔚;周学东;李罡 刊期: 2001- 05

  • 甲壳胺影响变形链球菌粘附力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壳胺对变形链球菌的附着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变链菌粘附实验和细菌平皿计数法,观察变链菌在有或无甲壳胺的培养基中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结果:1.甲壳胺对变链菌的附着有抑制作用.2.甲壳胺能使已附着的变链菌脱落.0.5%浓度的甲壳胺作用强于0.25%.3.甲壳胺对变链菌的生长数量及形态无影响.结论:甲壳胺的防龋性是由于它减弱了变链菌的粘附力,而不是通过减少变链菌的数量来实现的.......

    作者:张雅萍;杨圣辉 刊期: 2001- 05

  • 中华绒螯蟹组织中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从江苏省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定名为JE-1株.该菌株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具端生单鞭毛,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发酵麦芽糖、乳糖、肌醇等;不发酵甘露醇、鼠李糖、阿拉伯糖等;触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对小鼠、鹌鹑、鲫鱼血细胞无溶血性,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C,pH7,含1%NaCl.经健康蟹回感,未见发病.......

    作者:朱越雄;贡成良;薛仁宇;曹广力;魏育红 刊期: 2001- 05

  • 益生菌制剂治疗内毒素肝损害研究进展

    内毒素是肝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原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肝脏的损害[1-3].有的学者认为内毒素是各种原因肝损害的共同物质基础[4].因此,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某些改变或降低内毒素的方法来减轻肝损害.传统常用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近年有人提出用微生态疗法,即补充益生菌或益生元制剂作为肝病的辅助治疗,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卜淑蕊;朱菊 刊期: 2001- 05

  • 微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

    人类正面临着内、外两大环境的挑战,外环境属于宏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而内环境属于微生态研究领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宏观生态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因此有人说保护生态就是保卫地球即保护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文明:相反破坏生态,就一定会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比如说,我国早期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如砍伐森林,围海(湖)造田,破坏植被(草原),造成江河枯褐、改道或洪水泛滥或沙暴肆虐,这些都是大自......

    作者:熊德鑫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