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侗族传统发酵肉的微生物特性
目的:对侗族传统发酵肉的微生物生态系的构成进行分析.方法:稀释平板法.结果:乳酸细菌在发酵30d达到大值,4个处理的logCFU/g值均在8.2以上;280个MRS平板分离物中,米酒乳杆菌占37.91%,片球菌占20.71%.MSA平板培养物在发酵全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60d后,4个处理的logCFU/g值平均为5.5,增加了2.0;腐生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是其优势菌群.酵母菌的数......
作者:李宗军;江汉湖;李罗明 刊期: 2002- 01
-
复合益生素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益生素(BBR)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BBR治疗组、烧伤对照组(BC)和正常对照组(NC),建立30%Ⅲ°烫伤肠源性感染模型,伤后1、3、5d分批活杀取材,检测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率.结果:伤后3dBBR组和BC组肠道细菌易位率分别为10%和33%;血浆内毒素BC组明显高于NC组(P<0.0......
作者:张雅萍;王忠堂;常山 刊期: 2002- 01
-
类球红细菌的免疫活性评价
目的:评价类球红细菌的免疫活性.方法: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IL-2的诱生和检测试验.结果:类球红细菌1号株具有调节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表现在免疫抑制组小鼠用光合细胞灌胃数周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提高61%,吞噬指数提高59%(P......
作者:俞吉安;张承康;范小兵;宋士良 刊期: 2002- 01
-
施普瑞螺旋藻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施普瑞螺旋藻对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将基础饲料中加入5%的螺旋藻作为处理组饲喂大鼠,用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定量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盲肠上皮细胞的组织变化.结果:螺旋藻处理组过路菌群中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原籍菌群中双歧杆菌较对照组显著增多,类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差异没有显著性.模拟失重条件下SD大鼠盲肠上皮有......
作者:白树民;黄纪明;胡志祥;杨春雷;李志霞;朱德兵;洪建武;梁明;熊德鑫 刊期: 2002- 01
-
黄芪对豚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对豚鼠Ⅰ型超敏反应早、晚期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马血清致敏豚鼠作为Ⅰ型超敏反应的动物模型.结果:通过病理观察发现,中药黄芪既能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等超敏反应的早期病理改变,也能抑制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晚期病理改变,效果显著.应用ELISA检测IL-4、IFN-γ在豚鼠血清中的含量.致敏组和实验用药组IL-4浓度均值为31.22pg/ml和14......
作者:杨秋霞;杨景云;曲昌发;李殿俊;王辉;郗雪艳;王丽荣 刊期: 2002- 01
-
TSS及CaCl2转化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TSS及CaCl2二种转化方法的转化效率.方法:用TSS及CaCl2方法转化质粒pQE,并比较二者的转化效率及简便性.结果:CaCl2方法的转化效率为5.6×106转化子/μgDNA,TSS方法转化效率为8.2×107转化子/μgDNA;TSS转化方法不需要42℃热休克.结论:TSS转化方法优于CaCl2转化方法.......
作者:施理;叶桂安;孙勇;张亚力;张振书;张万岱;周殿元 刊期: 2002- 01
-
人牙根龋发生中有机质破坏的酶学研究
目的:了解牙根部有机质破坏的机制.方法:将健康恒牙根颈1/3牙体硬组织,磨制成38.5~149m组织粉粒作样本,乳酸(pH4.0和pH5.5)及醋酸(pH4.5和pH5.5)溶液预处理后,测定钙、总蛋白和胶原含量;再经胰酶、胶原酶处理后分析释出的胶原量.结果:乳酸和醋酸预处理不能降解人牙根部的胶原,但采用pH4.0的乳酸处理牙齿后可以使酶对牙本质胶原的降解量明显增高,达(44.05±4.50)μl......
作者:董伟;周学东;米方林;张静仪 刊期: 2002- 01
-
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厌氧细菌学分析
目的:报告50例5~8.5岁儿童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73颗乳牙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采用K-B法.结果:89.04%(65/73)的患牙共检出厌氧菌150株,平均每例标本检出2.3株.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Z)、甲硝唑(MNZ)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产黑色素普氏菌,中间普氏菌,解脲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厌氧消化链......
作者:韦丽华;刘春林;徐红云 刊期: 2002- 01
-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1例报道
1病例患者,男,9月,3d前受凉发热不退,每天呕吐数次,呈喷射状,因抽搐一次,持续2min,于2000年11月1日到本院就诊.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未见皮疹,前囟2.5cm膨隆,张力高,瞳孔等大等圆,反射灵敏,咽红,双肺呼吸道稍粗.查:体温40.4℃,P150次/min,R40次/min.WBC13.9×109/L、L21.2%、N78.8%、Hb105g/L.CSF常规及生化呈炎性改变,C......
作者:徐红云;刘春林;韦丽华;候霞 刊期: 2002- 01
-
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微生态学是研究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菌群能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营养,帮助消化,拮抗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正常菌群分布于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以口腔、肠道、阴道、尿道和皮肤储菌量大,其中以肠道多.新生儿出生2~4h内即开始有不同的菌群进入体内,有益的正常菌群不停地发展,与小儿迅速成长的各阶段各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对儿科有其特殊的......
作者:段恕诚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植物性发酵乳杆菌对免疫系统的生理活性、抗高血糖和促进肠蠕动的影响
- 2 麻疹减毒活疫苗不同剂量初免及复种后的免疫效果研究
- 3 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泌尿道感染分离株体外药敏结果的比较
- 5 椰子油对变形链球菌抑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 6 新疆三种药食同源食材复配临床营养制剂对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 7 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8 一氧化氮与肝硬化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的关系
- 9 临床微生态学及其理论基础
- 10 微生态制剂Sylvamexam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 11 局部动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 12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 13 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ERIC-PCR指纹图分析
- 14 内生贝莱斯芽胞杆菌生物拮抗活性的研究
- 15 2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
- 16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 17 假丝酵母菌尿路感染临床观察及耐药性分析
- 18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检测的研究
- 19 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0 克柔假丝酵母菌通过Dectin-1/Syk信号通路活化巨噬细胞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