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药止痢灵对淋病流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了解止痢灵对淋病流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22株淋病流行株,应用打孔法测定止痢灵及其单方的体外抑菌作用,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定中药的敏感性.结果:复方止痢灵对淋病流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其单方黄柏、白头翁、苦参对淋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弱.结论:止痢灵对淋球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治疗淋病及其他泌尿系感染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耐药菌株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军剑;李国明;陈群 刊期: 2003- 01
-
液体支原体培养基中病原菌分布及抑菌成分的探讨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探讨加强对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抑菌剂成分的监测.方法:将标本按说明操作,接种于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24h后将液体标本转接种于血平板,如有病原菌生长,做氧化酶、触酶、血浆凝固酶试验,并同时做革兰染色镜检.结果:167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例,阳性率为50.9%,其中10例为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共计检出95株,混合感染率为11.8%.95株病......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3- 01
-
双歧杆菌对窒息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窒息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窒息新生儿38例随机分为金双歧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0例和非金双歧治疗组(简称对照组)18例.于生后24h内采血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随后予以脱水、止惊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金双歧(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7d,并于第7~8天各组再次抽血进行上述检测.结果:生后第1天两组新生......
作者:王玲;刘晓红;任广立;张攀 刊期: 2003- 01
-
5 600例白带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线索细胞在白带清洁度划分的作用.方法:常规采样,新鲜标本分别用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检查,以革兰染色检出为标准判断湿片中微生物检出及白带清洁度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湿片法对线索细胞的误辩率较高,清洁度划分难把握.结论: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两者相结合可较好地划分白带清洁度,明确阴道炎的性质.......
作者:罗曼玲;朱江;山德生 刊期: 2003- 01
-
志贺菌流行株药物敏感性及质粒图谱分析
目的:分析志贺菌流行株的质粒图谱及其与细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从菌痢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6株福氏志贺菌和4株宋内志贺菌,分别对其质粒图谱与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和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菌株的质粒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各菌株的质粒图谱与其对头孢三嗪、头孢唑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特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获自患者的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提示在我市......
作者:朱以勇;陈峥宏;王和 刊期: 2003- 01
-
一氧化氮与肝硬化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清NO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检测35例肝硬化病人和25例正常人血清NO浓度,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硬化组及正常组门静脉横径及门静脉血流量.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清NO显著升高.结论:检测血清NO可作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指标,血清NO在高动力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鲍秀琦;颜玉;袁禧先;杨景云 刊期: 2003- 01
-
青蒿琥酯抗真菌、抗细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的抗真菌、抗细菌作用,探索适宜的青蒿琥酯外用浓度.方法:测定青蒿琥酯对常见真菌及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并用动物模型进一步确定.结果:青蒿琥酯对真菌的MIC值为0.9%~1.2%,外用1.5%青蒿琥酯明显缩短豚鼠体癣的病程.结论:青蒿琥酯外用可抑制细菌及真菌,其合适的外用浓度可能为1.5%左右.......
作者:金慧玲;张汝芝;高玉祥;唐素兰 刊期: 2003- 01
-
屎肠球菌活菌制剂的研究
对屎肠球菌活菌制剂的特性及功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通过分离菌种、筛选、鉴定、初步确定一株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屎肠球菌菌株.经过毒理学试验、调血脂功能试验及人体试食试验来观察该制剂的作用.结果:毒理学试验结果证明屎肠球菌DM891129菌株属无毒、弱蓄积,无遗传毒性.功效试验表明高中低剂量组均只有降低实验高脂血症大鼠血胆固醇的作用.结论:屎肠球菌活菌制剂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袁杰利;傅晓丽;文姝;唐立;康白 刊期: 2003- 01
-
双歧杆菌多元蛋白酸奶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多元蛋白酸奶对S180荷瘤小鼠瘤组织、脾细胞代谢水平及吞噬功能的影响以及志愿者体内IL-6、TNF-α、IFN-γ生成的影响,探讨含青春双歧杆菌酸奶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青春双歧杆菌酸奶灌胃S180荷瘤小鼠1ml/(天*只),连续10d,测量肿瘤大小,脾重、脾指数,计算抑瘤率,取脾细胞中性红法测脾细胞吞噬功能,MTT法测脾细胞增殖能力.自愿者口服酸奶300ml......
作者:翟伟宇;刘伯阳;王惠艳 刊期: 2003- 01
-
MBP-特异性T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分析
目的:在C57BL/6小鼠建立MBP-特异性T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MBP免疫的C57BL/6小鼠腹股间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用MBP及同系小鼠的脾细胞反复刺激,建立了MBP-特异性T淋巴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MBP-特异性T细胞产生的IFN-γ及IL-4水平.结果:CD4+T细胞占90%以上.MBP-特异性T细胞主要产生IFN-γ.......
作者:吴晓秋;张凤蕴;樊拥军;赵育莹;王红;王丽群;李春江;杨景云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His-Fem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 2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 3 慢性肝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及药敏试验研究
- 4 骨科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 5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BS-5的特性研究
- 6 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 7 一株多功能芽孢杆菌的鉴定
- 8 全冠牙体预备后局部龈沟菌群的变化
- 9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0 酪酸梭状芽胞杆菌研究进展
- 11 成人败血症与院内感染
- 12 灵芝酸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 13 乳糖酶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 14 G试验联合GM试验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伴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 15 180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
- 16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实验室诊断及致病菌分析
- 17 30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 18 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初步探讨
- 19 内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
- 20 双歧杆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