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惊厥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RV)肠炎惊厥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惊厥患儿进行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或MRI,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检查,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诊断为脑炎8例,电解质紊乱8例,高热惊厥7例,未明原因2例.结论RV肠炎时多种因素可致神经系统受累.......

    作者:朱亚非 刊期: 2006- 04

  • 183株志贺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83株志贺菌进行菌群分型及药敏分析.结果183株志贺菌有福氏志贺菌168株(91.8%);宋内志贺菌9株(4.9%);痢疾志贺菌4株(2.2%);鲍氏志贺菌2株(1.1%).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比较敏感.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主要是福氏志贺菌Ⅱ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06- 04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口服整肠生胶囊对血氨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口服整肠生胶囊对血氨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口服整肠生胶囊,对照组仅用常规护肝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血氨变化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氨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均较对照组明显有益.结论整肠生胶囊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减轻高氨血症,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且没有不良反应.......

    作者:张龙琪;刘春燕;王伟洪;施柏年 刊期: 2006- 04

  •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诱导的血小板降解及急性休克:O抗原在LPS诱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LPS中的O抗原部分与其它部分在血小板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注入大肠埃希菌野生株E.coliO8、O9、K-12(不含有O抗原)及2株重组变异的K-12株(携带编码O8、O9的O抗原rfb基因).结果K-12的LPS引起血小板反应及急性休克能力较弱,O8及O9引起一定的反应,而这2种重组的LPS,即在K-12的LPS上带有O8或O9的O抗原,显示出极强的活性.静脉注入补体C5......

    作者:赵丽娟;李文;贺平;戚震伟;陈春梅 刊期: 2006- 04

  • 基于双核酸频率分布特征的细菌亲缘关系定量分析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定量分析细菌的亲缘关系.方法抽取全基因组核酸序列的双核苷酸频率特征向量,表征数字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结果以119个细菌的全基因组核酸序列为研究对象,两两比对的结果为:越是相近的物种,Pearson相关系数越大,PCC距离越小.结论该方法对细菌亲缘关系的定量描述做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宇镭;赵立平 刊期: 2006- 04

  • 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内毒素含量的变化.方法45例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TAE前、后用培养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测定血清内毒素、转氨酶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TAE后转氨酶明显升高,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明显增加,血清内毒素水平增高.结论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血清内毒素均有升高,兼顾治疗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董礼阳;李海燕 刊期: 2006- 04

  • 运用微生物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B6

    介绍运用微生物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6的含量.GB/T5009.154-2003将微生物法规定为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6的国家标准方法[1].其原理为卡尔斯伯酵母菌需在有维生素B6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B6的量与其生长量成正比关系.用分光光度仪在550nm波长下测定该菌的生长,与标准曲线相比较,从而得出该样品中维生素B6的含量.通过对国标方法作较详细的注解,并对有些地方作适当的修改......

    作者:王为黎;马景宏;张旭;张志宏 刊期: 2006- 04

  •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至2005年出院的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139例,感染率为20.5%.病原菌以G-菌为主(62.3%),其次为G+菌(19.4%)和真菌(18.3%).G-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体外药敏显示G-......

    作者:杜林;韩志伟 刊期: 2006- 04

  • 提高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研究

    目的确定甲型副伤寒(简称:甲副)患者血内细菌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血细菌数、采血量、培养分离方法和血培养阳性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全血培养技术检测300例临床诊断甲副病例血内细菌数;用标准血培养技术对3000例疑似甲副病例进行需氧和(或)厌氧血培养;用血清甲副病原菌(简称:甲副菌)鞭毛抗原检测的细菌半定量技术分析不同病程215例甲副患者血清甲副菌鞭毛抗原的检测情况.结果131例甲副患者血细菌数的中......

    作者:王树坤;李六九;李顺祥;马俊才;姚云波;刘红雁;曾丽萍 刊期: 2006- 04

  • 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规律以及服用拜糖平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冈法对糖尿病患者、服用拜糖平患者及正常人群粪便中的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粪便中肠杆菌科细菌增加(9.0±0.5vs8.5±0.8,P<0.05),而双歧杆菌和类杆菌数量减少(分别为8.1±1.2vs8.9±1.9和9.2±1.0vs9.9士1.4,P<0.05);服用拜糖平的患......

    作者:肖党生;王招娣;杨云梅;陈春雷;洪鸣鸣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