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5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alneoformansmenimgitis)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隐球菌病(cryptocaccol),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77%~80%[1],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2],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合理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提高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5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作者:金灵肖;相代荣 刊期: 2008- 04
-
477例麻疹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6月龄至5岁儿童.自1965年我国普遍实施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大范围流行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近年由于人口流动频繁及人群麻疹抗体滴度下降,各地麻疹疫情相继报道.慈溪市在2004年至2005年间麻疹发病数明显增加,与往年相比处于高发状态.现将本次麻疹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加以分析.......
作者:张爱军;芦亚君 刊期: 2008- 04
-
安徽省储藏物孳生粉螨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目的调查安徽省粉螨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方法对每个城市选取储藏环境中的储粮、经济作物和干果等进行粉螨标本的采集、鉴定、计数及数据分析.结果共检获粉螨31种,隶属于7科20属.自北而南的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中平原、皖南山地中,皖南山地平均孳生密度高为46只/g,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38,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7,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92.结论安徽省粉螨污染储藏物的情况较为严重,粉螨群落组成较为多样化,应......
作者:李朝品;沈静;唐秀云;朱玉霞 刊期: 2008- 04
-
肺炎克雷伯菌gyrA基因与parC基因的突变研究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及对喹诺酮敏感和耐药菌株中gyrA与parC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231株,采用K-B纸片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随机选取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菌株4株和均敏感的菌株3株,分别PCR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耐药决定区,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625、319bp,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
作者:徐艳;付英梅;张文莉;郭丽双;刘爱平;张凤民 刊期: 2008- 04
-
抗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特性
目的制备抗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并研究其免疫特异性.方法以超声粉碎法制备肺炎支原体抗原;以ELISA法测定卵黄抗体的效价及免疫特异性;以水稀释法联合疏水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卵黄抗体;应用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改良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低、高剂量组均诱导母鸡产生有效免疫应答,高剂量组免疫效价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于初免疫后约50d抗体效价达高峰,持续约2个月;而低剂量组在初......
作者:王桂平;廖洪映;刘新艳;韦敏;周琼;徐玉琳 刊期: 2008- 04
-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测定临床分离的6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的阳性率分别为36.7%、18.3%、0%、10%、1.6%.携......
作者:陈瑛;王伟;毛剑锋;徐伟珍 刊期: 2008- 04
-
菌群失调症患者体内sICAM-1活性表达和血小板分布情况
探讨老年肠道功能性腹泻致菌群失调症时,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表达,以及外周血小板分布情况.我们检测了50例老年胃肠功能性腹泻所致菌群失调症患者的用药前与用药后的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以及血小板光学散射分析,了解正常菌群分布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郑军;欧阳金鸣;石晶;邹大伟 刊期: 2008- 04
-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再用细胞膜磷脂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膜脂流动性.结果WPG刺激组反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
作者:魏晓霞;李迎雪;王立生;荀安营;朱惠明;马晓东 刊期: 2008- 04
-
博尔纳病病毒对BALB/c小鼠感染性检测
目的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ornadiseasevirus,BDV)H1766株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方法选择病毒滴度为2.0×107FFU/ml的BDV病毒液分别对新生和成年BALB/c小鼠进行脑内接种,并用相同病毒液对原代培养的新生BALB/c小鼠脑细胞进行接种.经过一定时间的病毒作用后分别提取总RNA,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BDV-p40基因,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接种脑组织中......
作者:王传宝;答嵘;陈小贝;李小光;宋武琦;李玉军;翟爱霞;张庆猛;张凤民 刊期: 2008- 04
-
耐苯唑西林乳酸杆菌mecA基因的分析
目的研究耐苯唑西林乳酸杆菌mecA基因的携带情况,分析其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了解携带该基因质粒的可传递性.方法PCR检测mecA基因,双向测序得到基因序列,质粒电转化试验检测其传递性.结果耐受苯唑西林乳酸杆菌中81.6%的基因组总DNA、质粒DNA、质粒p5.8上均扩增出mec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与GenBank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米酒乳杆菌的类mecA基因相似性分别为100%和59%.......
作者:陈欣;张雪;王梓璇;常思思;熊鹿言;杨洋;余倩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杭州市萧山区女性需氧菌阴道炎流行病学调查
- 2 30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3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 4 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国家认可建立与运行
- 5 乳杆菌活菌胶囊、干扰素α-2b栓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的疗效研究
- 6 环丙沙星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 7 低聚果糖对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8 小儿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 9 成人与儿童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差异的比对与耐药性分析
- 10 复方清下汤对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调控及肺损伤的作用
- 11 结肠癌组织中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 12 男性与女性痛风对比研究
-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
- 14 益气健脾中药颗粒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15 1253例孕妇和新生儿TORCH检测结果分析
- 16 失代偿性肝硬化合并假白喉棒杆菌原菌及L型败血症1例
- 17 儿童血液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 18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 19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研究
- 20 难治性癫痫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