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阴道致病菌混合感染的调查研究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各类病原菌测定,有利于尽早诊断宫颈病变.方法对就诊妇女716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内容包括HPV、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和淋病.结果716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4%.268例HPV感染者中单一型感染202例(75.4%),多型感染66例(24.6%).在HPV感染同时伴单一病原菌感染者31例(占57.4%),同时伴......

    作者:马向薇;汤洁;张宁 刊期: 2009- 06

  • 非营养吸吮和金双歧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115例分析

    目的评价比较非营养吸吮和金双歧对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度,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15例早产儿,根据喂养干预措施分成非营养吸吮(NNS)组(38例)、金双歧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组间胎龄、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均衡.NNS组常规干预外,生后6~12h开始NNS,在每次喂养前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10min,7~8次/24......

    作者:钱向明;任静;徐丽;陈小利 刊期: 2009- 06

  • 应用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旋转生物反应器(RCCS)和微载体培养体系尝试建立一种实现批量培养干细胞的新方法.方法应用RCCS和微载体培养体系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定期收集细胞样品,镜下观察mESCs在RCCS生长的形态特征,并定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细胞生长参数并对照平面培养体系,利用H&E染色、免疫荧光及RT-PCR技术对RCCS内培养的mESCs的细胞形态,未分化......

    作者:魏国峰;张景华;李向东;曲鹏 刊期: 2009- 06

  • 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分型与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4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Ⅱ类、Ⅲ类整合子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扩增30株鲍曼不动杆菌Ⅰ类、Ⅱ类、Ⅲ类整合酶基因,用K-B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79.1%(34/43),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结论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的耐药率较高,显著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的菌株,多重PCR是筛查革兰阴性杆菌整合子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颖鹏;徐鸿绪;罗炯;曾燕;姜傥 刊期: 2009- 06

  •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形态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了解双歧杆菌WPG对DC分化、成熟及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并为益生菌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离正常孕妇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实验组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两歧双歧杆菌WPG(5μg/ml)、两歧双歧杆菌全菌(100μg/ml),阳性......

    作者:聂晶;程茜 刊期: 2009- 06

  • 猪肠道乳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从健康仔猪肠道中筛选到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优良乳杆菌株.方法本研究选用乳杆菌选择培养基LBS、MRS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到67株乳杆菌,对其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耐酸、耐胆汁、耐高温、抑菌活性及动物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其中筛选到3株嗜酸乳杆菌,均能耐受pH3.0的酸度、0.8%~1.0%的牛胆盐和60℃的高温,其代谢产物对猪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猪沙门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小白鼠无......

    作者:钟登科;牛明福;魏建超;张家(韦华);张训海;路振香;金光明;王立克 刊期: 2009- 06

  • 抗氧化乳酸菌在体外结肠环境清除羟自由基的研究

    目的利用鼠肝匀浆经Fe2+-VitC诱导产生丙二醛(MDA)为模型研究29株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建立体外模拟结肠发酵体系,分析3株具有不同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Fn032,LactobacillusrhamnosusGG,Lactobacillussp.Fn001)在正常结肠和铁过载结肠模型中清除羟自由基效果及对肠球菌增殖的的影响,并检测3株菌螯合亚铁......

    作者:胡晓丽;孙进;乐国伟;曲媛媛;施用晖 刊期: 2009- 06

  • 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口服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抗生素组(A)、益生菌干预组(B)及对照组(C),每组10只,A组给予头孢克洛灌胃,B组先给头孢克洛灌胃,2h后再灌长双歧杆菌,C组每天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2周后处死大鼠,留取盲肠内容物按照张秀荣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肠组织CD4、CD8的测定.结果......

    作者:王爱丽;武庆斌;孙庆林 刊期: 2009- 06

  • 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菌群失调的诊断及复方树舌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厌氧菌菌群失调简便检查方法,寻找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合剂.方法用冰乙酸诱发大鼠结肠炎模型,用复方树舌中药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检测每组大鼠厌氧菌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了解肠厌氧菌群改变,一般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挥发性脂肪酸明显低于正常组(P......

    作者:李丽秋;王春敏;杨春佳;崔刚;吕方舟;马淑霞 刊期: 2009- 06

  • 内毒素在大剂量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利用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外周血内毒素(endotoxin)在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36只,雌雄各半,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6h、48h、对照组和生理盐水(NS)用药6h、48h、对照组,每组6只.10mg/kg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NS对照.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对照组大鼠的毒副反应;用药6、48h各组大鼠无菌条件......

    作者:舒晓宏;潘明臣;甄宇红;代菲菲;杨钊;刘嘉文;吕明慧;邵滨林;李墨林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