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蒜油对MRSA菌株的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蒜油对MRSA菌株的抗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治疗MRSA菌株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纸片法药敏试验测抑菌环直径,微量稀释法测其低抑菌浓度(MIC),酶标仪测定不同时间MRSA菌株生长A640值,革兰染色镜检观察蒜油对MRSA菌株细胞壁的影响,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蒜油对MRSA菌株蛋白的影响.结果蒜油对MRSA菌株具有明显抗菌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10mg/mL和20mg/mL;......
作者:黄红莹;娄强;李小红;姬新颖;朱江木;张虎;马远方 刊期: 2011- 05
-
云南传统发酵豆豉中产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目的从云南豆豉样品中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等地采集豆豉样品,并从中分离得到355株微生物.结果经明胶诱导、脱脂乳平板实验,复筛得到87株蛋白酶产生菌,从中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通过X-Gal平板实验,共获得34株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通过酶活测定,终筛选得到1株高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GJ-1-3L,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
作者:宋园亮;殷建忠;张忠华;罗义勇;宫路路;栾建军;柳陈坚 刊期: 2011- 05
-
香菇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通过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控制内毒素易位,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行调整,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Wistar大白鼠48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造模.之后以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灌胃,14d后处死.取肠内容物、血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挥发性脂肪酸、内毒素.结果经过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治疗后,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肠......
作者:韩伟东;李丽秋;马淑霞;杨景云 刊期: 2011- 05
-
奶牛阴道菌群分析与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研究奶牛阴道菌群,并从健康奶牛阴道分离出产酸能力很强的乳酸菌.方法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奶牛阴道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并进行菌群分析.结果健康奶牛阴道优势菌群主要为乳酸菌(P......
作者:侯荣伦;程超;付艳茹;刘彦民;李利平;郝永清;黄少磊 刊期: 2011- 05
-
丝虫草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
目的对丝虫草(Ophiocordycepsfiliformis)及从子囊孢子分离所得的无性型进行测序和比较分析,确证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结果系统进化树显示丝虫草的无性型归为被毛孢属较为合理,同时通过形态特征比较的结果表明,其无性型为荔波被毛孢(Hirsutellaliboensis).结论本研究首次确立了丝虫草的有性型与无性型的对应关系,并且成功......
作者:彭凡;曹珊;张琪;李春如;樊美珍 刊期: 2011- 05
-
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鼠胃部菌群改变及病理学变化
目的观察蒙古沙鼠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rlori)后胃部菌群及病理学变化.方法5周龄蒙古沙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所有沙鼠禁食不禁水24h后,实验组灌喂109CFU/mLH.pylori菌液0.5mL/只,连续3次.对照组灌喂无菌肉汤.在4、8、16、24和48周处死动物,进行胃部菌群分析和H.pyloro分离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
作者:徐昌隆;陆少燕;宗素进;袁世杰;周燕;林刚;杜季梅 刊期: 2011- 05
-
定君生调整人流后阴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人流后阴道微生态的改变,探讨定君生调整人流后阴道微生态失衡,减少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正常体检妇女、早期妊娠妇女和人流后妇女各60例行阴道分泌物pH测定和乳酸杆菌培养;另外,选择无阴道感染的80例人流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定君生组40例,连续应用定君生10d,对照组40例,30d后对其白带清洁度、pH、阴道炎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人流后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孕前组和妊娠组(P......
作者:张琼;管玉涛;董克;吕杰强 刊期: 2011- 05
-
解脲脲原体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ra,UU)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凋亡的情况,揭示妊娠期间UU垂直传播影响胚胎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剂量血清4型UU标准菌株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DNALadder实验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
作者:刘从森;吕杰 刊期: 2011- 05
-
1316例阴道病患者病原体与pH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揭示各种阴道病病原菌与pH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16例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生理盐水湿片镜检及pH测定.结果1316例阴道病患者中检出细菌性阴道病384例,阴道pH4.4~5.6,占29.18%;UU感染阴道病252例,阴道pH5.0~6.1,占19.15%;MH感染40例,阴道pH4.7~6.1,占3.04%;CT感......
作者:李治国;齐丽荣;张浩 刊期: 2011- 05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检测的研究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创伤弧菌进行检测,建立创伤弧菌快速准确的检测新方法.经过DHPLC分析条件优化,在DHPLC非变性温度下分析创伤弧菌特异性PCR扩增产物.同时进行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创伤弧菌PCR-DHPLC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检测时间短,检测低限可达到124CFU/mL,是创伤弧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作者:刘彤;郑秋月;赵昕;曹际娟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医院常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 2 致死性人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变异与决定基定位
- 3 金葡菌L型感染在卵巢癌中检测的意义
- 4 细菌密度阈值感应现象的研究
- 5 HPV16 E6对HeLa细胞中Rap1 GAP蛋白水平下调的研究
- 6 脾虚湿盛泄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舌部菌群变化的临床观察
- 7 2004-2013年玉溪市麻疹病例与人群抗体的监测分析
- 8 结肠途径治疗机辅助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 9 不同起始剂量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 10 质粒AmpCs检测方法的研究
- 11 水貂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2 出生24小时内女婴阴道分泌物乳杆菌的研究
- 13 肿瘤患者痰培养中细菌谱及耐药性的研究
- 14 207例男性尿道炎患者的解脲脲原体药敏分析
- 15 荆芥体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16 5863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 17 940株血培养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18 Real-time PCR分析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微生物组成的变化
- 19 微生态制剂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 20 Bcl-2、C-erbB-2基因与卵巢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