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不同生理阶段、避孕方式和感染状态对阴道乳酸杆菌影响的研究

    目的调查不同生理阶段、避孕方式、感染因素对女性阴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院妇产科就诊的176例妇女的主要资料并采用qPCR方法定量分析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数量,分泌物涂片和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感染状态.结果非绝经期组不同年龄段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经期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不同避孕方式组的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病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组阴道乳酸......

    作者:刘雯婷;许恒毅;傅芬;魏华;张志鸿;范丽娟;叶称连;张婉怡;聂丽菊 刊期: 2013- 10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0例绝经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优势菌以乳酸杆菌为主的,占41%;菌群密集度多在++~+++,占52%;菌群多样性多在++~+++,44%;pH≤4.5,占35%;VVC阳性率为4%;阴道毛滴虫阳性率为7%;B......

    作者:田小英;宋保志;廖秦平;白会会;王奔 刊期: 2013- 10

  • 1235例妇科门诊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科门诊患者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为今后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235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筛查,筛查出的阳性患者应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高危型HPV亚型检测,分析比较宫颈炎、宫颈鳞癌及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差异.结果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高达60%,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43.2%,......

    作者:韩保良;江德洋;戚晓燕 刊期: 2013- 10

  • 应用qPCR方法快速定量检测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的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定量检测女性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的方法.方法合成针对乳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乳杆菌qPCR标准曲线后,进一步对收集得到的健康女性及细菌性阴道病女性阴道分泌物样品中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引物仅扩增出乳杆菌特异性DNA条带,qPCR能够检测到各分泌物样本中乳杆菌的数量.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定量女性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检测方法.......

    作者:范丽娟;许恒毅;傅芬;何丽华;魏华;张志鸿;刘雯婷;叶称连;张婉怡 刊期: 2013- 10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microparticle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ieagglutination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2012年11月到12月120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并用卡方检验评......

    作者:张东梅;徐韫健;张婷 刊期: 2013- 10

  • 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医学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级临床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学习结束时对两班的学生用同一试卷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结论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马淑霞;吴庆田;杨春佳;崔刚;代月;王春敏;张昆;蔡连顺;任继秋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