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性淀粉对HF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以人源菌群(HFA)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抗性淀粉(R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喂养含20%的抗性淀粉的高脂饲料(RS组),一组喂养纯高脂饲料(CK组),一组喂养普通饲料(CONV组),取第0周和第8周的小鼠新鲜粪便,用PCR-DGGE分析3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3组小......
作者:李瑞;廖振林;方祥;曾本华;王丽;钟青萍;魏泓 刊期: 2013- 07
-
接合转移质粒pUCP24T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目的构建能在大肠埃希菌(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A)间高效接合转移的质粒.方法通过NCBIblastn程序分析质粒pCVD442接合反应起始序列oriT,PCR扩增oriT后插入pMD18-T,再将pMD18-oriT转化E.coliDH5α,经酶切、测序验证后用SmaI和HindIIII双酶切亚克隆至质粒pUCP24,获得质粒pUCP24T,将pUCP24T转化E.coli后研究pUCP......
作者:陈树林;陈茶;黄彬;张妮;鄂顺梅;蔡壬辛;袁慧;曲平华;林冬玲 刊期: 2013- 07
-
乳酸杆菌DM8909胞壁肽聚糖对小鼠阴道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通过对小鼠阴道组织的细胞因子测定来反映乳酸杆菌肽聚糖对阴道局部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8周龄昆明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用抗生素和大肠埃希菌EPEC104造成小鼠阴道感染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处置,其中B组为患病组,C组为自然恢复组,D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E组乳酸杆菌治疗组,F组乳酸杆菌肽聚糖治疗组;对各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测定小鼠阴道局部组......
作者:金盼盼;邓燕杰 刊期: 2013- 07
-
植物性发酵乳杆菌对免疫系统的生理活性、抗高血糖和促进肠蠕动的影响
研究植物源性发酵乳杆菌对免疫系统生理活性、抗高血糖和促进肠蠕动的影响.β-内啡肽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是β-内啡肽的前体物质,为了探讨发酵乳杆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小鼠下丘脑和脑垂体中POMC的基因表达水平.通过喂食发酵乳杆菌时间和浓度的不同及测量β一内啡肽表达水平的方式,来分析血液中B-内啡肽的变化情况.此外,测定了三种小鼠模型的血糖变化,即常规的WT小鼠模......
作者:Park Soo-hyun;Sim Yun-beom;Suh Hong-won;Nam Kyung-sung;Lee Dong-jin;Choi Se-young;Lee Deuk-sik;姜玲 刊期: 2013- 07
-
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形成过程显微结构的研究
分生孢子是中国被毛孢(Hsinensis)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在冬虫夏草侵染和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实验以中国被毛孢纯培养菌种为实验材料,采用显微镜观察了其菌丝体经营养生长产分生孢子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被毛孢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其形态和产生方式与微循环产孢过程中形成的分生孢子一致,同时,在产孢过程中,还存在瓶梗结构纵裂形成对生分生孢子的现象.......
作者:李建宏;谢放;王灿;张楠 刊期: 2013- 07
-
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调查及其与菌群结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人粪样中大豆素和雌马酚的含量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了解人粪样中雌马酚含量高低与菌群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来自杭州的125份粪样进行大豆素和雌马酚含量检测,并使用生物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PCR-DGGE对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菌群结构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HPLC检测结果表明,尽管粪样中雌马酚含量的高低与性别关系不大,但却与年龄大小存在很大的相......
作者:王宇;尹业师;朱立颖;王欣 刊期: 2013- 07
-
丙酸杆菌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目的丙酸杆菌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及其验证.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丙酸杆菌hemE基因上、下游约500bp左右片段,构建由上下游同源臂及hygB抗性基因组成的打靶质粒pPK705-arms-hygB.将打靶质粒转入丙酸杆菌感受态细胞,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定向敲除hemE基因,并通过连续传代培养,消除外源质粒.后,利用PCR技术验证丙酸杆菌染色体和打靶质粒发生同源重组.结果成功敲除了丙酸杆菌hemE基因.结......
作者:郭敏利;朴永哲;王世全;黄玮;周华成;杨洪泽;唐丽娜 刊期: 2013- 07
-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低温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征
目的探索从冰川地区分离和培养低温菌噬菌体,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得到一株蜡样芽孢杆菌烈性低温噬菌体(命名为MYPB41-22),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宿主菌MYB41-22鉴定为Bacilluscereus菌株.噬菌体MYPB41-22在电镜下呈长六棱柱状,具一短直尾和一“衣领”状结构,无鞘.“衣领”状结构由对称的2~4个短棒状结构组成,头部具多面体立......
作者:方媛;季秀玲;张琦;林连兵;魏云林 刊期: 2013- 07
-
两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的影响
目的在体外利用7名志愿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来源,选择菊粉作为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胞外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样品中菌群组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培养前后胞外多糖组分变化.结果与菊粉相比,粪便菌群在添加乳杆菌胞外多糖培养后,Parabacteroides类群细菌明显增加,4名志愿者粪便样品中出现明显的双歧杆菌条带,两种乳杆菌胞......
作者:吴江;吴正钧;邵丽;郭本恒 刊期: 2013- 07
-
试论原生态疗法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人医粪菌移植的研究概况和历史演替,提出了原生态疗法的概念,探讨了粪菌移植嫁接于动物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世荣;秦卓明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定君生调整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探讨
- 2 白内障PHACO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 3 院内150例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 4 胡桃楸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5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及安全性
- 6 泌尿系感染的尿液G-杆菌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7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8 降解水稻秸秆兼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多功能复合菌系的构建
- 9 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 10 无多重耐药危险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 11 个性化护理配合黄芩苷治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的免疫效果研究
- 12 生殖道中具有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抑菌物质分析
- 13 乳酸杆菌体外对大肠埃希菌O-78拮抗作用试验
- 14 乳杆菌活菌制剂对产后妇女阴道微环境改善情况的研究
- 15 住院患者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早期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 16 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临床分离株多重PCR分型和感染特征分析
- 17 待孕夫妇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情况分析
- 18 蚕蛹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 19 HBV基因型、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双突变和肝细胞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血清D-乳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