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头低位卧床期间人体肠道益生菌多样性变化
目的观察了解头低位卧床期间人体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的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受试者-6°头低位连续卧床30d期间肠道便样,通过平板可培养技术、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和IonTorrent基因组测序技术平台等实验方法,检测分析肠道粪便益生菌.结果卧床期间,可培养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减少,益生菌中双歧杆菌出现不规律的缺失与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下降.结论头低位卧床期......
作者:雷浪伟;韩炳星;兰海云;张淑静;陈斌 刊期: 2015- 11
-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肠道菌群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IBD的患病机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就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调控对IBD的作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贞贞;王影;唐立 刊期: 2015- 11
-
益生菌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肝脏疾病的危害较大,采用化学药品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大,若采用益生菌进行治疗将大大减少不良反应.本文介绍了益生菌治疗肝脏疾病的机制以及国内外利用益生菌在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春颖;邢会霞;程利敏;龚虹;李晓军;袁虹;王海霞;马跃英;刘彦民 刊期: 2015- 11
-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人工阴道微生态分析
目的了解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性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回访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检查患者的人工阴道物理功能及阴道壁组织活检.结果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人工阴道具有正常阴道的组织学特点,物理功能良好.54例患者中阴道菌群密集度为Ⅱ~Ⅲ级者48例,占88.9%;菌群多样性为Ⅱ~Ⅲ级者......
作者:秦成路;罗光楠;余鸿标;唐杰;杜敏;潘宏信 刊期: 2015- 11
-
五项酶联合检测在需氧菌性阴道炎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五项酶联合检测在需氧菌性阴道炎(AV)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五项酶联合检测法和传统方法(联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结果2663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五项酶联合检测法阳性率为90.3%,阴性率为9.7%;传统方法诊断AV的阳性率为91.6%,阴性率为8.4%.两者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方法综合诊断AV步骤繁琐,五项酶联......
作者:许玉苗;吕鹏;储秋菊;余莉 刊期: 2015- 11
-
云南省怒江州少数民族农村妇女阴道微生态研究
目的了解云南省怒江州少数民族农村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针对现状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改善其生活习惯.方法选取云南省怒江州3个自然村106名少数民族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体检的120名昆明市健康妇女作对照.常规妇检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H2O2含量检测、革兰染色后10×100倍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包括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炎性反应状况).结果对106例受检者筛查发现......
作者:蔡俊娥;李芹;柳露;李海倩;赵杰惠;张旭梅;邓琦 刊期: 2015- 11
-
先兆流产孕妇宫颈分泌物的细菌菌种分布、耐药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孕妇宫颈分泌物的细菌菌种分布、耐药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在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孕妇的宫颈分泌物培养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检测出致病菌孕妇与未检测出致病菌孕妇,将检测出致病菌的孕妇归为观察组,未检测出致病菌的孕妇归为对照组,并追踪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别.结果200例先兆流产孕妇中,82例培养出致病菌共97株,感染率达41.00......
作者:邵芳芳 刊期: 2015- 11
-
多肽免疫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引起的小鼠感染及牙槽骨吸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血凝素2(hemagglutinin-2,HA-2)的氯化血红素结合位点多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对降低P.g感染后毒性和抑制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将多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偶联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P.g国际标准菌株ATCC33277厌氧培养,皮下注射菌液,监测小鼠......
作者:赵茜;耿效宇;刘颖;张子路;杨秋波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植物多糖对肠道微生态的作用研究进展
- 2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研究
- 3 肠道菌群变化对肠上皮细胞Myd88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178例难治性感染症厌、需氧菌及L型培养检测分析
- 5 乙肝病毒DNA(FQ-PCR)测定的临床意义
- 6 安徽不同地区奶站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状况评估
- 7 蜡质芽孢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理化性质研究
- 8 大学生尿沉渣中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 9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 10 原发性肝癌TAE后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初步探讨
- 11 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 12 韶关地区NGU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 13 887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 14 2003年至2007年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趋势分析
- 15 慢性重症肝炎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分析
- 16 定君生调整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探讨
- 17 解脲支原体对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致病性研究
- 18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 19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EPEC的黏附抑制作用
- 20 围产期孕妇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