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粉螨污染储藏干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粉螨污染储藏干果状况及其孳生种类、密度、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动态.方法从安徽某些城市干果商店(仓库)和中药店(仓库)采集食用干果和药用于果,分离其中的孳生粉螨.结果从60种干果样本中共分离出粉螨18种,隶属于6科16属,其中以甜果螨、家食甜螨、害嗜鳞螨和腐食酪螨为主.结论贮藏干果孳生粉螨种类较多,虫口密度较高,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粉螨孳生以降低粉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作者:陈琪;赵金红;湛孝东;郭伟;贺连平;李朝品 刊期: 2015- 12
-
噬菌体ΦEc-SL25对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裂解作用的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并分析其裂解特性,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学特征,利用限制性酶切图谱初步分析噬菌体的基因组,测定噬菌体对宿主菌的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分析噬菌体对宿主菌的裂解谱,观察噬菌体在不同的pH及温度下对宿主菌的裂解特性,SDS-PAGE分析噬菌体的主要和次要蛋白.结果通过噬斑法从污水......
作者:史可;李雪峰;曾荟洁;张学英;孙延波 刊期: 2015- 12
-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pB蛋白结合短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是否能够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关键蛋白EspB结合的短肽.方法采用体外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EspB蛋白情况,Westernblot验证蛋白的表达;Ph.D.12-蛋氨酸噬菌体展示技术用来筛选EspB特异结合蛋白;ELISA方法用来鉴定这些特异性结合蛋白与EspB的亲和力.结果Westernblot验证从pET21b-EspB转染质粒中提取的EspB蛋白.噬......
作者:陈重;廉婕;郑金鑫;杨唯枝;王红燕;姚伟明;邓向斌;李多云;刘晓军 刊期: 2015- 12
-
药用大型真菌灵芝中的三萜酸类成分研究
目的对灵芝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结构与活性研究.方法通过氯仿对灵芝新鲜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迸一步通过硅胶柱层析、中压液相(ODS色谱柱)、制备型HPLC对氯仿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ESI-MS、HRESI-MS、1H-NMR、13C-NMR、HSQC、HMBC、NOE-SY等光谱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准确的结构鉴定.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所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
作者:黄珊珊;邓卅;张厚利;张宝璟;霍晓奎;马骁驰;王超 刊期: 2015- 12
-
抗真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由于唑类药物长期使用,真菌耐药性及其交叉耐药现象不断出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威胁.近年来提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新靶点,并研发出具有高活性强、强疗效的抗真菌药物.本研究对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药的种类、结构和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不同型药物对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呼吸链等作用新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海伟;杨贤松;吕超田;柯春林 刊期: 2015- 12
-
产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产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在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前与分娩后6周检测产妇的阴道pH,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分娩前后产妇的阴道pH值、乳酸杆菌检出率.根据患者意愿将未患有阴道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每天1次,每次1粒,连用10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分别在分娩后3个月、6个月检测产妇的阴道pH,并......
作者:孙伟娟 刊期: 2015- 12
-
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亚型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亚型与不同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细菌性阴道病分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
作者:王奔;牛小溪;那日苏;肖冰冰;廖秦平 刊期: 2015- 12
-
妊娠后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妊娠后期应用替比夫定(LdT)阻断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5例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HBsAg阳性、HBVDNA≥2.0×105IU/mL、肝功能正常的妊娠妇女,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27例,自孕28周至产后30d口服LdT600mg/d)和对照组(58例,未服药).两组孕妇均在孕26~27周、分娩时及产后3......
作者:楼建军;张君鸣;王玉华;俞如葵 刊期: 2015- 12
-
云南沧源县佤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与年龄关系的分析
目的分析云南沧源县8个乡镇不同年龄佤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革兰染色法、生化五联法检测以及阴道pH试纸联合对763例佤族妇女的阴道分泌物状态检测.结果763例受检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微生态异常比率为50.72%,微生态异常集中在31~50岁妇女中,在31~40岁中高,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病集中在31~50岁妇女中,而细菌性阴道炎集中在40岁以下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高发于31~40......
作者:邓琦;李海倩;初正敏;饶祖燕;柳露;李芹;蔡俊娥 刊期: 2015- 12
-
不同因素下双歧杆菌BB-12对变形链球菌拮抗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下双歧杆菌BB-12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分别培养双歧杆菌BB-12与变形链球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调节具有相同吸光度值的菌液,观察不同因素下双歧杆菌BB-12对变形链球菌的拮抗作用,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早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变化.结果双歧杆菌BB-12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对变形链球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双歧杆菌BB-12能够抑制早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结论双歧杆菌BB......
作者:谷巍;董波;马淑霞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四年间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分析
- 2 性传播疾病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分析
- 3 870株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4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改变状况研究
- 5 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6 菌群失调腹泻抗生素造模对小鼠肠黏膜的影响
- 7 质粒介导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基因的研究
- 8 重庆市1264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 9 穿心莲内酯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渗透性的比较
- 10 G-CSF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研究
- 11 益生菌和益生元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13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 14 乳果糖联合美常安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 15 下呼吸道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 16 高通量测序分析口服抗生素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变化
- 17 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 18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
- 19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 20 15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