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全氟辛烷磺酸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筛选和分离降解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细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降解效率分析.方法采集全氟化工厂周边土壤,利用PFOS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驯化和富集培养,分离降解PFOS的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GC-MS检测其降解PFOS的能力.结果分离获得3株能降解PFOS的细菌YSB1、YSB2和YSB3,初步鉴定分属于......

    作者:谢毓;彭清忠;易浪波 刊期: 2016- 04

  • 多联益生菌对5-氟尿嘧啶诱发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多联益生菌对5-氟尿嘧啶(5-Fu)诱发大鼠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损伤以及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Fu+生理盐水组、5-Fu+低剂量益生菌组和5-Fu+高剂量益生菌组,每组7只.所有大鼠于化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应用PCR-DGGE技术测定肠道菌群变化,鲎试剂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HE染色观察肠黏膜变化和脾脏变化.结果与5-Fu+生理盐水组相比,经益生菌......

    作者:吴英韬;解傲;袁杰利 刊期: 2016- 04

  • 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阴道微生态是人体系统中的一个非常敏感而又复杂的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妊娠期妇女因其生理变化,会对阴道微生态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总结迄今为止对于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和见解,阐明妊娠期妇女阴道环境的特点及病因,并对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陈婉珍;闫颖;吴林玲 刊期: 2016- 04

  •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孕妇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治疗孕妇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3例功能性腹胀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导注意饮食、加强运动等进行调理,治疗组在上述调理的基础上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首次服用6片,以后3片/次,3次/d,疗程为4周.观察孕妇胀气、排气、排便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孕妇胀气、排气、排便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

    作者:秦爱华;王亚男;李月芹;王素婷;田树君;任咖姐 刊期: 2016- 04

  • 细菌菌群传感效应信号分子高丝氨酸内酯平板分析法的优化

    目的利用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菌株,建立和优化稳定的细菌菌群传感效应信号分子高丝氨酸内酯平板分析方法.方法优化受测铜绿假单胞菌高丝氨酸内酯的提取方法,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时间对信号分子检测的影响.另一方面,优化指示菌株CV026的培养基成分,并优化紫色菌素的提取方法,以完善信号分子的检测反应.结果恒温水浴挥发法可有效提取高丝氨酸内酯,并且发现当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时间为3d时,高丝氨酸内酯易被检出......

    作者:吴大强;黄卫锋;段强军;程惠娟;汪长中 刊期: 2016- 04

  • 茶多酚—柠檬提取物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与黏附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茶多酚与柠檬提取物联合应用对变形链球菌生长、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测定茶多酚、柠檬提取物以及两者混合液的小抑菌浓度(MIC)值,通过分级抑制浓度(FIC)指数来判断两者联合使用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低于MIC浓度的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在玻片上黏附的情况.结果茶多酚与柠檬提取物单独用药时,其MIC分别为1.56mg/mL和5.60mg/mL.联用的MIC为茶多......

    作者:许秀秀;王志群;杨清岭;李宝花;谷巍 刊期: 2016- 04

  • 全英语教学模式在涉外药学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科研素质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涉外药学专业因其英语背景的特殊性,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学贯穿始终.本文将探讨全英语教学模式在涉外药学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苗;王斯;王舰;罗恩杰 刊期: 2016- 04

  • 关于儿童粪菌移植技术规范的共识

    正常成人胃肠道菌群有1000余种,总量达1013-14[1],10倍于人体细胞总量,人体正常肠道菌群的基因总和是人体自身基因的100~150倍[2].肠道是人体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大的免疫器官和代谢器官.儿童肠道菌群的定植与建立对出生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等发育和成熟具有重大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近5年来,粪菌移植(fecalmic......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微生态学组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