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地衣芽胞杆菌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地衣芽胞杆菌在土壤等环境中普遍存在,体外研究显示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可对致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可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并可通过生物夺氧作用改善肠道内环境,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消化道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应用前景广阔.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腹泻疾病的治疗,并在炎症性肠病、某些肝病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等治疗的研究中显示出......

    作者:张静;王东旭;郭雪云;林连捷 刊期: 2017- 10

  • 降血糖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及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并有效治疗糖尿病成为医疗工作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常用、安全以及经济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它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总结了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作者:王瑶;宁杰;张宪党;丁文宇;张祎坤 刊期: 2017- 10

  • 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在妇产科疾病的应用现状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体系之一,在维护女性生殖道健康中起到关键作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价女性不同健康状态下的阴道微生态环境,为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保护女性的生殖道健康.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已经应用于妇产科领域中的阴道炎症、妇科肿瘤、计划生育、围产医学及生殖医学.......

    作者:植枝福;蒋晓莉 刊期: 2017- 10

  • 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VV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咪康唑栓400mg/晚,1次/d,阴道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0.25g/晨,1次/d,阴道给药,两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阴道乳酸菌数量的变......

    作者:许小莉 刊期: 2017- 10

  • 直播软件在兽医微生物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直播软件是近些年来被大家广泛关注及应用的网络社交软件,该软件目前发展迅速,是大家工作、学习及生活娱乐的常用软件之一.本文简述网络直播平台的优势及特点,并根据兽医微生物学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构建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蔺旭光;马德慧;李佳怡;史量全;石芸;刘锴 刊期: 2017- 10

  • 《儿童粪菌移植技术规范的共识》解读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即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菌群移植入患者的消化道内,改善其肠道微生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微生态学组于2016年组织制定了《儿童粪菌移植技术规范的共识》.本文就该共识涉及的儿童粪菌移植适应证、必备条件、方法学(包括捐赠者筛查、排除及剔除的标准、粪菌液制备、粪菌移......

    作者:黄志华;郑跃杰 刊期: 2017- 10

  • 粪菌移植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粪菌移植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菌群移植入患者消化道内,旨在重建患者肠道菌群从而达到对肠道内外疾病治疗的目的.肠道微生物稳态及失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中包括炎症性肠病(IBD).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FMT在IBD中的治疗作用,现主要阐述粪菌移植在儿童IBD中的应......

    作者:何嘉怡;黄志华 刊期: 2017- 10

  • 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众多,目前被认为是人体的一个特殊器官.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关节炎等多种肠内外疾病密切相关,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将有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

    作者:孙伟;张娟;毛青 刊期: 2017- 1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