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不同生理阶段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段文冰;王子娥;鞠瑛;张璐璐;刘义刚;唐闻;刘芸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 围绝经期, 育龄期, 老年绝经期
摘要:目的 通过对女性阴道微生态的检查,全面评估不同生理阶段的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对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较全面客观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2311例,分别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通过相差显微镜、革兰染色和干化学检测等方法,分别对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菌群密集度、多样性,pH值、AV评分、Nugent评分和功能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 (1) 2311例患者中育龄期患者组1806例,围绝经期患者组380例,老年绝经期患者组125例,其中育龄期患者组阴道优势菌为G+大杆菌(26.57%,480/1806),菌群密集度(+++/++++,76.97%,1390/1806)、菌群多样性(++/+++,27.96%,505/1806)与围绝经期患者组和老年绝经期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1).围绝经期患者组阴道清洁度(Ⅲ/ⅣV度,50.26%,191/380),pH值(pH≥4.6,72.89%,277/380),菌群密集度(未见,3.42%,13/380),过氧化氢(+,84.74%,322/380),唾液酸苷酶(+-,14.21%,54/380;+,27.89%,106/380),与育龄期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1);围绝经期患者组阴道优势菌为G-小杆菌(20.26%,77/380),革兰染色不定球杆菌(27.10%,103/380)、菌群多样性(+,78.16%,297/380)与育龄期患者组和老年绝经期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1).老年绝经期患者组阴道pH值(pH≥4.6,85.60%,107/125),无优势菌(25.60%,32/125)、优势菌为G+球菌(39.20%,49/125),菌群密集度(未见,20.80%,26/125;+/++,48.80%,61/125),菌群多样性(未见,20.80%,26/125)、白细胞酯酶(+,77.60%,97/125),与育龄期患者组和围绝经期患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1).(2)老年绝经期患者组AV(中度,17.6%,22/125;重度,5.6%,7/125)、BV(中介,56%,70/125)均显著高于育龄期患者组和围绝经期患者组;育龄期患者组VVC (23.20%,419/1806)和CV (8.47%,153/1806)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围绝经期患者组和老年绝经期患者组;围绝经期患者组TV (7.10%,27/380)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育龄期患者组和老年绝经期患者组.结论 通过分析2311例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发现女性不同生理阶段阴道的微生态情况和各种阴道炎的发病率有差异,因而阴道微生态评价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更快速解决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