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强氧化离子水治疗口腔溃疡类疾病的疗效观察
强氧化离子水为无色、无刺激性、高效广谱消毒杀菌剂,pH......
作者:张虹;赵恕 刊期: 2001- 02
-
肺结核病人肠道内的菌群变化分析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肠道内的菌群变化。方法入院后做便厌氧菌培养并计数。结果肺结核病人肠道内的菌群发生紊乱,微生态平衡失调。初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唐再庆;王春芳;岳志国;李建秋 刊期: 2001- 02
-
肺癌患者肺内感染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肺内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根据。方法用血琼脂、伊红美兰琼脂进行痰培养,用纸片扩散法行药敏测定;用流式细胞仪行NK细胞及CD3、CD4、CD8等免疫指标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有12例(20.0%)出现了肺内感染,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7%(4/60)。12例肺内感染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4及CD4/CD8值较未感染者低,CD8值较高,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免疫指......
作者:陈骏;张阳;孙婧华;杨葆华 刊期: 2001- 02
-
肺科老年病人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肺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院内呼吸道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今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试验资料。结果810例肺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110例,占13.5%(110/810),菌群组成以G-杆菌为主(40.1%),真菌次之(38.8%),G+球菌相对较少(22.2%),G-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100%,其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丁胺卡那。结论肺科老年病人......
作者:沈丽;王宇;张德纯 刊期: 2001- 02
-
郴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郴州市区域内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区域内12家医院门诊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255株淋球菌,并作药敏试验,分析其特点。结果255株淋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严重,同时耐青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等交叉耐药现象严重。结论临床上治疗淋病须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欧阳育琪;陈亚光;苏湘兰;吴志坚;吴润常;文有英 刊期: 2001- 02
-
成人败血症与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成人败血症与院内感染发展的趋势、致病菌的变迁和菌谱耐药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3月~1999年3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104例109次败血症。结果104例109次败血症中院内感染占52.9%(55/104),院外感染占47.1%(49/104)。本组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88.5%(92/104)。致病菌分布特点有:(1)G+菌呈上升趋势,(2)G-菌则有下降趋势、......
作者:王邦松;李庆兴;苏刚;王震龙 刊期: 2001- 02
-
微生态调节剂整肠生治疗肝硬化腹泻临床观察
肝性腹泻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43.86%[1]。腹泻的发作和持续,致使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蛋白质与维生素类的缺乏,可进一步加重肝脏病损;肝脏的病损加重,免疫功能下降,又常是导致腹泻的根本因素,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我们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整肠生治疗肝硬化性腹泻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邵祥稳;张庆华 刊期: 2001- 02
-
咽感异常与咽喉部L型检出的观察
目的分析咽喉部L型感染与咽感异常的关系。方法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咽喉部粘膜刷拭,脱落细胞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咽喉部L型感染阳性86例,占40%。抗酸菌、L型合并感染38例,占17.5%。奋森螺旋体与梭杆菌感染34例,占15.7%,其他细菌感染59例,占27%。57例咽喉部抗酸菌、L型阳性患者拍胸片检查,13例未见肺部有活动性结核灶,44例肺部有钙化灶。咽喉部抗酸菌、L型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一月后......
作者:徐淑秀;蒋玉梅 刊期: 2001- 02
-
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双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中双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地区健康老年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口服褐藻硫酸多糖每人每天2.5g(冷提取物SPC和热提取物SPH各1.25g),共口服5d,对照组不服用。试验组于口服前及口服后第1、2、3、5、8、14天无菌操作留取粪便,定量进行10倍系列稀释,采用滴注法接种于BS和EMB平板培养基上,分别于35℃厌氧和需氧......
作者:张桂兰;程薇莉;毕洪玲;何嫱;张瑗;丁茗敏;赵瑛 刊期: 2001- 02
-
涂片法与培养法在咽部菌群检测研究方面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涂片法在咽部菌群研究方面的实际应用。方法分别应用涂片法和培养法对26例健康成人的咽部菌群进行细菌密集度和多样性的检测。以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用于密集度检测时无差异,(P>0.05);用于多样性检测时,结果显示出非优势菌多样性明显不同,而以优势菌的种类结果相比较时,两种方汉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5)。结论要了解人体某部位微生态的改变,依据统一的换算标准,在对细菌......
作者:朱莲娜;韦惠如;周鸿江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大肠埃希菌在肿瘤患者肠外的分布及耐药谱分析
- 2 常规胃内酸化可提高14C-UBT诊断的准确性
- 3 长寿老人源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 4 BALB/c小鼠金属硫蛋白-1 cDNA基因在乳酸菌质粒表达载体pNZ2103上的克隆
- 5 枇杷核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 6 双歧杆菌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基因探针制备和应用研究
- 7 哈尔明盐酸盐体外抗菌活性的探讨
- 8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粪便菌群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 9 2004至2005年我院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
- 10 妊娠晚期生殖道感染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 11 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
- 12 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3 定君生和灭滴灵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4 嗜酸乳杆菌SR-1产类细菌素发酵条件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5 OKP-B-13型β-内酰胺酶的克隆与表达
- 16 氟康唑联合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 17 氧化苦参碱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 18 高脂饮食对雄性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19 乌体林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 20 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9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