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病原体的分布

    目的了解体检妇女人群生殖道感染情况,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方法对1157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以检测阴道清洁度、真菌、滴虫等,同时采用培养法对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真菌等进行检测,沙眼衣原体则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为54.0%,其中混合感染率为9.3%,而清洁度异常率仅为23.8%;前3......

    作者:戴美洁;周铁丽;张鸿翔;王赛芳 刊期: 2007- 06

  • 12 402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就诊于性病科、妇科、生殖中心、不孕不育科的拟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取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12402例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患者4827例,感染率为38.92%,检出病原体6164株,1216人感染了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9.80%.结论感染病原体中,解脲......

    作者:费红军;陈群英;周丽萍;何立忠 刊期: 2007- 06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血液透析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革兰阴性菌采用ESBLs确认试验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结果本组分离的25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79株,占69.1%,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80株,占30.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前2位.革兰阴性杆菌ESBLs、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42.4......

    作者:倪旭伟;张德忠;饶冠利;吴晓燕 刊期: 2007- 06

  • 血液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和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年至2005年住院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及细菌耐药性.结果3045例次住院血液病患者中,血液感染大肠埃希菌者38例,多数为恶性血液病,感染均发生在化疗、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之后,除2例ITP外,中性粒细胞<0.5×109/L.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药耐率达9......

    作者:钱红兰;陈怡;胡旭东;舒雪芹;廖洪菊;石娜 刊期: 2007- 06

  • 934株自血培养分离致病菌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到2005年自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致病细菌的耐药状况和菌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血培养报阳后转种血平板,用VITEK-60鉴定所分离致病菌,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4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934株病原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该院引起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

    作者:崔颖鹏;唐蕾;唐冰;曾燕 刊期: 2007- 06

  •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及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结果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40.24%;其次为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低于30.0%,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超过90.0%;呋喃妥因、......

    作者:黄晓美;徐叶进;朱碧红;王晓东 刊期: 2007- 06

  • 短小棒状杆菌对小鼠实体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短小棒状杆菌对H22荷瘤小鼠及其免役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抑瘤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MTT法观察短小棒状杆菌对小鼠实体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短小棒状杆菌可使荷瘤小鼠的碳廓清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升高,并由刀豆蛋白(ConA)、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够抑制小鼠实体瘤生长.结论短小棒状杆菌能够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抑瘤作用.......

    作者:吕鹏;李玲;吕申;张丽 刊期: 2007- 06

  • 三株益生菌粘附性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3株益生菌株的粘附性质,初步探讨细菌与肠细胞的粘附机制.方法选取已被深入研究的LGG作为阳性对照,应用显微观察和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3株乳杆菌和肠上皮细胞Caco-2的粘附,选择疏水性、表面电荷和自聚合能力3项指标来描述细菌的表面性质,应用粘附抑制试验和酵母凝集试验来测定糖类专一性粘附.结果无论是用显微观察还是平板计数,ST-Ⅲ均是所测试的4株菌中粘附能力强的,当加入细菌和细胞比约为60:1......

    作者:陈臣;郭本恒;陈卫;王荫榆;吴正钧 刊期: 2007- 06

  • 冰醋酸致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稳定、便于获取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方法小鼠腹腔分别注射2%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ml(高浓度组)、1%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低浓度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腹腔解剖情况,进行血细菌培养;肝、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色法测定肝、回肠L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冰醋酸,均表现出腹膜炎临床征象,高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病程......

    作者:范红斌;李英;包菊平;邱丽颖;程建青;杨志勇;杜斌 刊期: 2007- 06

  • 蚕蛹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蚕蛹油对高脂大鼠模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并参考血脂水平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预防低剂量组,预防中剂量组,预防高剂量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月见草油),分别喂饲各种饲料.于第11周处死大鼠,检测肝脏的肝重指数和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

    作者:何自立;陈伟平;单巍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