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蛹虫草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蛹虫草水提物(theaqueousextractofCordycepMilitaris,AEoCM)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EoCM分别作用于胃癌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胃癌细胞的形态变化,四氮甲基唑蓝(MTT)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NK-......

    作者:王林美;都兴范;李学军;李树英 刊期: 2009- 02

  • 长寿老人源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本研究以124株我国广西巴马百岁以上长寿老人源乳酸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优良菌株.在排除有机酸、H2O2等的干扰后,菌株B02、B03、B04、B07、B11、B25、B24和B78的发酵上清液对受试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株指示菌都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硫酸铵沉淀、透析及浓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显著增强,同时蛋白酶敏感性试验显示其具有蛋白质性质,这些结果共......

    作者:刘国荣;畅晓渊;吴寒宇;李平兰 刊期: 2009- 02

  • 双歧杆菌质粒聚合酶基因对质粒载体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天然质粒的聚合酶基因(Bifidobacteriumplasmidpolymerase,BPP)对人工构建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质粒载体(shuttlevector)在长双歧杆菌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首先电转化质粒pBADs-A和pBADs-BPP至长双歧杆菌,培养鉴定后,接种含质粒pBADs-A和pBADs-BPP的双歧杆菌于AMP-和AMP+的MRS培养液中.厌氧培养后,将样......

    作者:荀安营;王立生;李娜;朱忠生;李迎雪;龙若庭;曾位森;朱惠明 刊期: 2009- 02

  • 利用基本培养基初步筛选牛瘤胃中纤维素降解菌

    目的初步筛选牛瘤胃中纤维素降解菌.方法分别采用基本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培养基),利用好氧、兼性和厌氧3种不同的培养方法进行初选,初步分离牛瘤胃中的细菌与真菌,再通过复选培养基(加入微晶纤维素),筛选降解纤维素的菌种.结果筛选分离出降解纤维素的1株厌氧细菌和1株厌氧真菌.结论此实验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从牛瘤胃中筛选出生长良好的纤维素降解菌.......

    作者:于连林;靳利娥;鲍卫仁 刊期: 2009- 02

  • 妇科门诊育龄妇女与孕妇阴道菌群状态及常规感染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妇科门诊育龄妇女与孕妇的阴道菌群状态及常规感染,分析阴道菌群改变对阴道常规感染影响.方法用革兰染色法分别检查普通育龄妇女和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并进行Nugent评分.结果妇科门诊育龄妇女和孕妇的假丝酵母菌阳性率分别为28.6%和9.2%,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4%和0.6%;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分别为32.4%和9.6%;乳杆菌3+到4+的比例分别为74.4%和44.8%.2组之间比较差......

    作者:黄敏;许成芳;钟贵玲;李小毛 刊期: 2009- 02

  • 阴道乳杆菌诱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β-防御素2表达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阴道乳杆菌诱导阴道黏膜细胞表达β防御素-2(hBD-2)的情况,检测其表达,观察hBD-2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为3组,即健康对照组(n=10)、BV组(n=10)和阴道乳杆菌干预组(n=8).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阴道组织hBD-2mRNA的水平.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V组、阴道乳杆菌干预组hBD-2mRNA的水平明显升高(P......

    作者:姚蔚;刘佳明;林刚 刊期: 2009- 02

  •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s)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酚水法提取PgATCC33277株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免疫磁珠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CD25+Tregs并进行体外培养,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500ng/ml)Pg-......

    作者:赵川江;徐琛蓉;俞少杰;章锦才 刊期: 2009- 02

  • 对纳米细菌在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牙结石中是否含有纳米细菌及其在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方法、化学成分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20例牙周病患者的龈沟液和牙结石分离培养物中阳性结果分别为2例、16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并观察到牙结石及牙结石分离培养物中均存在纳米细菌,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了纳米细菌分泌晶体成分同牙结石主要化学成分相同.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牙结石中存在纳米......

    作者:张松梅;田菲;李静;胥春;郭晓奎;张富强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