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26/R
邮发代号: 8-2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76X
- 国内刊号:21-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发酵菌糠饲料的开发
目的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方法利用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麸皮和豆粕,以2%的接种量加入植物乳杆菌ST-Ⅲ、干酪乳杆菌LC2W,15d密闭发酵.结果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质构、粗蛋白含量(以干物质计)可达到16%、pH为4.3的发酵饲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72h瘤胃降解率可达42%,经25d饲喂后[1.5kg/(头·天)],后备牛(9~10月龄)的25d平均日增重可以达到0.95kg.结论发酵......
作者:苏衍菁;吴江;叶耿坪;唐新仁 刊期: 2018- 05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苔菌群的特异性菌属分析
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正常人舌苔菌群的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菌属.方法研究分为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0例,CAG组,主要为薄白苔)和正常人舌苔组(30例,HC组,均为薄白苔),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舌苔的菌群进行研究.结果(1)测序片段总长度约为253bp,片段有效率在90%左右.(2)正常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群落组成在PCA图中各自汇聚成群,差异比较明显.(3)按照......
作者:王慧雯;李莉;李福凤;郭春荣;周小芳;邹璐;李雪;李娜;孙祝美 刊期: 2018- 05
-
小反刍兽疫病毒M基因的截短表达及多抗血清的制备
目的截短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基因并将其用于多抗血清的制备.方法之前有研究未能表达完整的M蛋白,而若在抗原性较弱的区域将其一分为二,以截短的形式进行表达,却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因此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PPRVM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80bp的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PRV-M1,后转化至Rosetta感受态......
作者:梅跃辉;俞赵荣;杨侃侃;王元红;张谦;张高峰;蒋书东;王勇;李永东 刊期: 2018- 05
-
益生菌、益生元对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对人体的有益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其在治疗众多疾病上有显著效果,本文将分析和总结益生菌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方面的重要影响.益生菌通过黏液层、上皮层、肠相关淋巴组织这三个层次对肠道进行作用,并且增加黏液和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以及上皮细胞的存活力来增强肠道屏障,而且又可以发挥营养作用.在其对CKD的影响中,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可以降......
作者:杨波;哈小琴 刊期: 2018- 05
-
母乳糖复合物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不仅维持婴儿的发育,也促进有益的肠道微生物增殖.母乳中的糖复合物,包括游离的低聚糖、糖蛋白和糖脂,因在肠道健康和菌群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这些糖类物质不仅能预防传染病,也可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是不成熟的,复杂的母乳成分确保了肠道微环境成熟.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在出生后会发生连续变化.出生后的细菌定植是肠道发育和免疫......
作者:李诗元;周娇锐;刘曼;胡雨奇;许尧;张利龙;袁杰利;李明 刊期: 2018- 05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肠道菌群、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5例GDM患者(GDM组)和45例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NGT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BG)、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
作者:王字卉;李权伦;殷卓;袁飞宇;王亮;袁学华 刊期: 2018- 05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对妊娠晚期BV患者阴道乳酸菌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乳酸菌数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门诊治疗的妊娠晚期BV妇女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乳酸菌阴道胶囊(1粒/晨,1次/d)联合甲硝唑栓(1粒/晚,1次/d)阴道给药,对照组予以单纯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用法与用量同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1周复诊观察阴道乳酸菌数量,并比较其临床疗效......
作者:许桂萍 刊期: 2018- 05
-
阴道菌群改变与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实验对130例健康、HPV感染[HPV(+)]及不同级别官颈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进行研究分析,揭示阴道菌群变化与官颈病变的发生及HPV感染的关系,为阻断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0~65岁患者130例,依据宫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采用QIAampDNAmini和Bloodmini试剂盒提......
作者:王新宇;梁圆;邓燕杰 刊期: 2018- 05
-
隐形义齿对基牙龈沟内菌群的影响
目的将隐形义齿与传统卡环固位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对比,探寻隐形义齿对基牙龈沟内菌群的影响,从而指导活动义齿的选择和设计.方法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戴用弯制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铸造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和隐形义齿.定时对基牙龈沟进行取样并行细菌培养,并统计细菌总量、专性厌氧菌检出率以及G-菌检出率.结果戴牙后同期相比,隐形义齿组与传统卡环固位式可摘局部义齿相比,基牙龈沟内细菌总量更大,专......
作者:疏新红;黄睿;高宁 刊期: 2018- 05
-
翻转课堂在高职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充满活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它包含了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借力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真正实现授课时间的重新分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的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高职医学微生物检验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探究其实施策略,以微生物检验中的重点内容——革兰染色法的教学为实例,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以期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仔猪日粮中添加绿宝素和益生健的试验效果
- 2 107例乳腺脓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3 益生菌体外增殖因子的初步研究
- 4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 5 3类抗菌药物体外抗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作用
- 6 金双歧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试验研究
- 7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的小鼠模型建立
- 8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9 2012-2015年间我院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回顾性分析
- 10 重症监护病房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和耐药性分析
- 11 美罗培南对1139株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研究
- 12 EGFR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3 幽门螺杆菌对胃癌前期阶段胃上皮DNA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的影响
- 14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金属酶基因型的分析
- 15 Sanger和Pyrosequencing测序法分析健康成人口腔菌群
- 16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 17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 18 肠道菌群紊乱对Treg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 19 流感嗜血杆菌致成人感染死亡1例
- 20 细胞因子与抗肿瘤药物体外协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敏感性试验